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群众路线基层行

内蒙古克旗:实施“人才强旗战略”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2014年08月14日15: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克旗牢固树立党管人才和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和赤峰市“玉龙人才”工程,大力推进“人才强旗战略”,着力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和用好人才上下功夫。

抓源头、多形式引进人才

率先出台了《克什克腾旗人才引进实施意见》和《克什克腾旗引进人才管理办法》,加大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近年来,引进“211”工程重点高校双学位全日制本科生300余人,硕士研究生39名,为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发放安家费80余万元。注重人才与项目一并引进,依托大唐国际克旗煤制天然气、黄岗矿业、风力发电等一批重点项目和企业,共吸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00余人、技术人才2000多人。围绕肉羊、旅游等特色产业“柔性”引进知名专家和科研人员20多名,引进旅游业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0余人。

抓载体,多渠道培育人才

通过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示范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依托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站点的优势,通过旗委党校举办主体班次、“请进来”举办干部论坛、“走出去”高校培训等培训方式实施干部轮训计划。2010年以来,共举办主体班次47期,培训干部2600余人次;举办干部论坛12期,聘请北大、清华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高校的专家教授27名,培训干部7000余人次;外派干部参加北大、清华、国家行政学院、人民大学等高校培训,培训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450多人次。2010年以来,采取“上挂、下派”的方式,共选派279名优秀人才到市直部门、旗直综合部门、苏木乡镇、嘎查村、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挂职锻炼,实现了人才培养和推进工作的良性互动。通过肉羊养殖、蔬菜种植、产业化经营等典型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农村牧区实用人才5000余人次。通过采取参加经济发展专题论坛,参观考察和脱产培训等方式,为企业培训各类人才3000余人次。通过联系高等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和大中型企业等培训基地开展对口集中培训,每年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6000余人次。通过举办社会工作人才专题培训班、岗位锻炼、志愿服务等方式每年对社会工作人才进行培训,大力提升各类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抓机制,多举措凝聚人才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跳出“就人才抓人才”的局限思维,联合人才工作各职能部门,对全旗范围内各类人才的构成情况、目标需求情况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分类完善了电子档案,为人才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建立人才带培机制。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大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全旗筛选各领域领军人才作为人才培带人,实施人才培带计划,发挥了人才资源“传帮带”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优秀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三是建立考评机制。坚持引进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评办法,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和检验,把引进的部分优秀研究生、双学位本科生和部分优秀本科生纳入优秀年轻人才队伍进行重点培养管理。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各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绩效管理。四是建立保障机制。树立“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的观念,不断加大人才引进、考录、研究生安置经费的投入力度,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随着地方财政收入逐年增加。采取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组织实施“创业就业工程”、精神激励等方式激励人才创业就业。2013年,我旗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480万元,扶持创业644户,带动就业2606人。近年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城镇品位和承载吸纳人才的功能,全旗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35.9%提高到43%,为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2014年,规划建设一个集行政办公、科学研究、居家生活、商贸流通、娱乐休闲、教育医疗等多元化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项目——“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管理服务区”,满足园区企业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和园区职工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为工业园区的发展和留住人才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

抓平台,多领域用活人才

一是畅通优秀人才的发现渠道。根据全旗岗位空缺和人才需求情况,每年公开考录一批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人才。2008年以来,在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考录事业编制人员563人,在嘎查村(居)干部中公开考录苏木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人,公开考录社区专职工作人员35人。2013年,采取“一推双考”的形式,在全旗30周岁以下、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事业编制人员和公务员中公开考录优秀年轻干部93人,为挖掘优秀年轻人才的潜力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全旗党政人才的储备质量和数量。二是畅通优秀人才的使用渠道。对做出贡献的61名创新创业人才,依法选举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拔教育、卫生、环保、住建、经济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70余人进入科级领导班子,增强了领导班子的专业技术力量。对2013年公选的93名优秀年轻干部采取分配到重要工作岗位和多岗位挂职锻炼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和使用。三是巧用人才对口服务渠道。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和“三到村、三到户”扶贫攻坚工程为载体,组织农牧林水、文教卫生、劳动就业、科技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对口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2014年,在副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中选派123名党政人才到123个嘎查村任“第一书记”,进行为期3年的基层实践锻炼,提高机关干部群众工作水平,帮助嘎查村办实事、解难题。

分享到:
(责编:乔业琼、秦华)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