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乡镇作为离百姓最近的一级党委政府,是落实决策部署的前沿阵地, 更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环节。克旗达来诺日镇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深入基层一线,将基层一线作为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促民增收的主阵地,帮助牧民群众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党员群众中树起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党员合力 发挥作用
6月15日,对于眼睛失明的牧民巴特尔来说,是最开心的一天。联系指导克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德杰同志来到了他家,在了解了巴特尔的情况之后,立即与赤峰朝聚眼科医院联系并提出个人要承担部分手术费用,争取早日让巴特尔做手术,使他重见光明。在走访中,德杰部长还了解到达来诺日镇有几个贫困牧民患有白内障,因为各种原因还没能进行手术,他立即承诺争取救助项目,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治愈病痛。同时,德杰部长还为托里嘎查协调办公桌椅25套,改善了办公条件,也为党员群众开展活动提供了便捷条件。
德杰部长这种立即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让牧民群众切实体会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也为达来诺日镇的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
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达来诺日镇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带头下乡调研、走访入户成了很平常的事情,改作风、勤入户、听民生、办实事成了达来诺日草原上最“时髦”的口头禅。党员干部以转变作风为工作出发点,结合“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深入联系点蹲点调研等活动,通过入户调研、专题座谈等形式,围绕牧民接羔保育、舍饲禁牧、草畜平衡、疫病防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听取群众真心真言。在调研走访中,党员干部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梳理,坚持做到不疏忽一张表格、不落下一条意见,利用一周时间,完成了从全镇1439户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的汇总、梳理工作,整理出创业就业、改善民生、落实惠民政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69条。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镇党委政府认真研究、深刻剖析,拿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已解决问题103个。
种种举措改进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与百姓的距离在一次次入户中不断拉近,感情在一次次活动中不断加深。
立行立改 服务百姓
要想富、先修路。牧民的感受更为直接,高兴地说:“以前到镇上走这条路需要40分钟,现在10分钟就能到了,尤其是秋季拉草和冬季出行方便多了。”这是达来诺日镇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针对群众提出低保评定不公的问题,达来诺日镇党委政府成立评审小组,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把严格标准与人性化评选相结合,以岗更嘎查作为先行试点单位开展评审工作。为了做好评审工作,镇党委政府对评审小组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详细培训,明确牧区低保年度审核“按标施保、分类划档、整户入保、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的政策要求;对已经享受低保的对象及递交申请的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入户率达100%;详细登记填写入户调查表,坚持“谁入户、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当面与群众核算各项收入。按照全旗统一的收入核查口径,核查土地经营、国家各项惠农惠牧补贴、外出打工、养牛养羊、子女赡养费、疾病、残疾等情况,核算出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入户调查后,及时召开了低保评审会,现场打分并公布评审结果,接受群众广泛监督,其中家中有残疾人员或慢性疾病患者的优先考虑纳入低保范围。在这次评审中,岗更嘎查有35户不符合标准的低保户被清除出来。2014年,达来诺日镇共评出贫困户274户,一类低保189人、二类低保209人、三类低保242人,实现了精准扶贫,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正在修建的经棚至锡林浩特高速公路,途经达来诺日镇罕达汉、托力等5个嘎查,占用草牧场面积2553.08亩。为此,镇党委政府成立征地、维稳2个工作组,征地组多次到嘎查和牧户家中进行协商,并完成了沿线嘎查行政区划的界定及征地测量、登记、汇总、申报、资金核算等工作;维稳组调解处理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和突发性事件20多起,为高速公路的顺利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3000万补偿款即将发放到征地户手中。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达来诺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为牧区服务、为牧民服务上,坚持立行立改,取得了显著效果。2014年,镇机关党员干部累计下乡120余次,现场解决问题50余次,处理信访案件32次,为民办实事210余件。申请妇女创业贴息贷款150万元,为59名有创业能力的妇女提供了创业资金,圆了她们的创业梦。申请惠农扶贫贷款800万元,为198户牧民开启了致富之门。协调帮扶资金9万元,帮助80户牧民和15名贫困学生解了燃眉之急。
转变结构 促民增收
哈日好韶嘎查牧民宋广民看着自家长势良好的300亩马铃薯,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达来诺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促民增收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利用哈日好韶嘎查农牧结合的自然优势,发展马铃薯种植业,种植面积5000亩,打造全旗唯一的马铃薯种薯基地,为全旗30万亩马铃薯种植提供优质的种薯。投资120万元的节水灌溉项目,使5000亩马铃薯基地年产量达到1万吨;投资210万元的2000平方米保鲜库项目已投入使用,储存量达到2000吨,带动周边牧民增加劳务收入100多万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牧民生产生活水平。
同时,积极调整畜牧业产业化结构,狠抓牲畜改良工作,建设4个集中改良站点,完成了黄牛冷配达到5000余头,并投资160万元建设牛羊养殖小区1处,取得了明显效益。以全市实施“1571”工程为契机,引入民悦君丰公司,将牧户手中的饲料地以租赁的方式集中起来,由公司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建立了高效节水人工饲草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投资430万元,建设草颗粒场1处,年生产紫花苜蓿颗粒560吨;建设5000平方米储草站1处,储草量2000吨。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基地+专业合作组织+牧户”形式的草产业体系,有效地解决了牧民饲料短缺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加快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进程。2014年,达来诺日镇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4万亩,其中高产饲料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涉及全镇261户,人均增收3000元。
基层群众反映,群众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达来诺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落实惠民政策、促民增收作为工作的落脚点,积极争取惠民项目、申请扶贫贷款,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2014年,达来诺日镇争取各类项目资金749.3万元,打人畜安全饮水井5眼、农灌井53眼,购进节草槽子600个,建防疫夹栏41处、暖棚162处,修村组公路10.5公里,切实为群众增收致富夯实了基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