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站出来!”这是地震发生后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唐正云的吼声。他第一时间带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徒手救出了15名被埋群众,将3000多群众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事实上,无论是抗洪抢险还是抗击非典,无论是抗击冰雪灾害还是抗震救灾,“党员干部站出来”已成为危难时刻一道熟悉的风景。
危险在前谁不害怕?地震发生时,龙头山镇翠屏村党员宗朝禄正在村外抄电表,虽然心里害怕,但却鼓起勇气身入险地跑进村里,通知村民们赶紧转移。“震区致病菌密集,容易感染。但因为我们是党员,我们必须上。”在龙头山镇承担震后消毒防疫任务的某部防化团党员突击队25名党员,每天背着25升的便携式洗消器不间断作业12小时以上。“有塌方,有滑坡,很危险。”突击队临时负责人罗敏慧鼓励队员们,“群众有危险,是党员,就给我往里冲!”突击队员们靠徒手挖掘,营救出多名被困群众。危难时刻,“救人”是绝大多数党员的第一反应,“懦夫”变勇士,英雄显本色。
亲人安危谁不挂牵?“妈,对不起!我不是你一个人的儿子,龙泉村需要我。”灾害发生后,杨绍华没有来得及向因患晚期肺结核刚住进鲁甸县医院的73岁老母亲告别,立即赶往灾区,当记者向他询问受灾情况和灾民安置情况后,他才想起给母亲打电话。“快点回来救人啊,我们家有好几个人被埋了。”唐正云的家人哭喊着打来电话,一次又一次,但他没有顾得上自己的小家。“我是党员,党员不上谁上?”宗朝禄四处帮助村民领物资,妻子怪他不顾家,他理直气壮地回答。特殊时刻,党员毅然选择舍自己为群众,舍小家顾大家。
困难当头谁不皱眉?“党员不该怕困难,因为困难该怕党员!”龙头山镇沙坝村80多名党员分成3个小组,分别负责安抚群众、打通道路和调配物资,村里通往外界的道路现在已打通。“青年党员不是娃娃兵,要有生力军的精气神!”巧家县包谷垴乡4名大学生党员村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帮助救援队伍准确无误地做好灾情数据统计,还利用换班休息的时间到乡卫生院安抚受伤群众。“从此,抗震救灾不只是我作为武警的职责,更是我作为党员的使命!”站在地震的废墟旁,云南省武警总队特勤支队战士王怀勇“火线入党”。关键时刻,党员总是迎着困难去,接下硬仗干。
党员就是责任,党员就是奉献,党员就是力量。基层党员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伟大。一名党员就是一根脊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山崩地裂摧不毁意志,家园被毁击不垮信心,民族精神爆发强大的能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