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聚焦“四风”问题,强调狠抓作风建设,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信心和决心,也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而作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要扎根落地,已经取得的成效要巩固发展,必须打好组合拳,关键要在抓实、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抓实,就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作风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前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实打实,切忌空对空,要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绝不能蜻蜓点水、弄虚作假,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传统和作风,不搞花架子,不放空炮、不做虚功,同时要将求真务实应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来评价干部、锤炼干部、使用干部,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让作风飘浮、哗众取宠的干部无以表功、受到贬责。
抓常,就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要将作风建设融入到每一项工作中,并且要形成经常抓、抓经常的工作机制,要让每一个单位、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懂得,推动各项工作,都要落实作风建设具体要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将作风建设的相关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常练“紧箍咒”、常紧“螺丝扣”、常祛“作风垢”。要在日常工作中坚决反“四风”,以好的作风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日常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抓细,就是要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要细化工作措施,将每一项作风建设的整改措施细化到项、责任到人,绝不能大而化之、简单粗糙,对于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严肃处理,绝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要善于抓住细节问题,从小处着手、从细处着眼,不放过每一个具体问题,同时又能够从具体细小的问题中找到解决一般性、普遍性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推动作风的真转实改。
抓长,就是要反复抓、抓反复,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放任自流。要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要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作风建设,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绝不能抱有临时观念和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作风建设就是紧一紧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复的事情,没必要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可以被动应付、临时突击,缺少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没有长期抓、抓长期的思想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也就不可能以好的作风取信于民。
作风问题无大小,作风建设无小事。要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关键就是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要按照活动总要求,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为重点,与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紧密衔接、上下联动,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建设进一步好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作风建设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站。只有坚持打好组合拳,突出“四抓”,才能使作风建设走上正规、步入正道、树立正气、捍卫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