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以百姓之心为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中心组

2014年08月07日15:39  来源:宁夏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树立为民情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帮群众之所需,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狠抓思想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把以百姓之心为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

抓学习,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树立群众观点,最关键的是要解决群众感情和群众立场问题,增进为民情怀,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方。我们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不断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全面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从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入手,推动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治区党委去年以来先后举办4次专题学习班、10场专题讲座、9次集中学习,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讨论、思考,为各级干部当好表率。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深刻的群众路线再教育,思想上补了课,精神上补了“钙”,增强了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体会到,只有坚持不懈抓好思想教育,使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党员干部的思想中,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具有广泛、可靠、深厚的群众基础。

作决策,坚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作决策、抓项目、干工作,首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标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在重大政策出台前,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党政想干”和“群众想要”更好地统一起来,寻求最大公约数。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制定全委会工作规则,对全委会议事决策的原则、范围、程序和议定事项的落实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制定市县党委和区直部门党组(党委)集体决策制度,增强各级领导班子重大事项决策的严肃性、原则性,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群众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也注重群众的当前利益、个人利益,不以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忽视、否定群众的当前利益和正当的个人利益,把可能影响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决策之前。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按老百姓的愿望办事,不搞捡到篮子都是菜,不违背群众的意愿盲目引进;在城镇建设上,注重搞好顶层设计,制定《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划定生态、耕地、水资源三条红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我们体会到,重大决策只有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谋发展,着力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只有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有条件、有财力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只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支持发展、参与发展。宁夏最大的区情就是发展不足,目前小康实现程度比全国低十几个百分点,各族群众盼发展、求富裕、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我们按照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认真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出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并开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两区”建设、打造“两优”投资发展环境、增进民生福祉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我们立足欠发达和资源型省区的实际,提出既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确保居民收入、就业等民生指标的完成,夯实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也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我们全力推进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宁东煤电油、交通基础设施、固原重大扶贫项目、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和中阿博览会“4+1”工作机制,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单位、领导和人员,明确节点、进度和完成时限,加强督查,盯住落实,把事关发展的大事抓好。我们体会到,谋划和推进发展首先要考虑老百姓是不是受益,通过发展造福民生、惠及群众,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生活过得更好。特别是要保护好青山绿水,不要损害老百姓利益、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让老百姓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推改革,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红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和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调研、讨论,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针对制约宁夏发展的瓶颈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特别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分解了262项具体任务,对每一个改革事项列出推进计划表,提出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认真抓好群众最期盼领域的改革,积极推进教育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特别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取消、下放、转移行政审批事项223项,清理取消各类收费82项,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少交钱、少跑路,少走程序、少跨门槛。我们体会到,改革的办法和措施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改革的推进要凝聚群众力量,形成改革合力;改革的成效要由人民群众评判,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人民群众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守底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需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更需要民生持续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是要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抓住老百姓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地做好民生工作。我们强调,无论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多少,经济下行的压力有多大,保民生、保就业的底线不能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等民生指标必须确保完成。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抓起,把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每年实施10项民生计划、公开承诺为老百姓办30件实事,并将民生计划提请自治区人代会审议批准,一件一件地盯着落实,凡是对老百姓作出承诺的,都一一兑现,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宁夏目前还有100余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6,一半集中在西海固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脱贫致富的难度比较大。我们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大力推进“造血式”扶贫开发,实施好生态移民工程,着重在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上下功夫,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移民新村社会管理,多渠道发展增收致富产业,特别是用好用活扶贫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企业、金融和群众自筹资金,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我们体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任务,经济社会越是发展,就越要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坚决的责任担当,把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抓在手上,确保群众持续受益、长久稳定地得到实惠。

保稳定,为群众创造平安和谐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一切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我们牢记第一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创新宗教工作理念,疏堵结合,帮助信教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既念教义经,也念致富经;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信访规范化建设、畅通和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等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警力下沉,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我们体会到,社会和谐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改革中加强社会治理,及时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才能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公平感、幸福感。

转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风正则人心齐、事业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刻指出,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隔开,就会像一把无形的刀隔断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聚焦“四风”,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纠“四风”与建制度并举,持之以恒地抓作风、转作风。自治区党委班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一系列禁令;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加强学习,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带头深入群众、解决问题,下基层调研轻车简从,不搞迎送,严格控制陪同人员,不封路,不扰民,为全区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坚持问题导向,立说立行、边查边改,开展“四项清理”行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贫困地区部分群众饮水难、不安全的问题,加快建设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和连通配套工程;针对一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对排污企业集中整治,十年恶臭,百日治理,成效初显,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我们把下基层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把“三同”作为硬约束,要求市里的干部到县区,县区的干部到乡镇和街道,乡镇和街道的干部到村队社区、到老百姓家里,全区近4万名机关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厂矿车间、建设工地和群众家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给群众送政策、送科技、送资金、送法律、送文化、送卫生,实实在在地帮助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体会到,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只要干部真正沉下去,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就能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更好地鼓舞群众、凝聚民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以百姓之心为心,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在增强群众观念上有更高标准,在密切联系群众上有更多行动,在为民服务上有更大作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民力,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分享到:
(责编:常雪梅、权娟)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