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殡葬管理所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把履行社会公益职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丧葬权益作为殡葬管理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四民三争”“五化服务”活动,努力争创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民政窗口服务单位。
强化教育建队伍,亲情服务树形象。按照“职业道德第一、专业技能第二”的职业教育理念,把职工队伍建设上升到爱心奉献的高度、尽孝行善的层面来管理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培养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强化殡葬文化、服务礼仪培训,走服务品牌化发展方向,满足群众个性化消费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丧礼主持、火化、墓园管理、设备维修等技能,培养业务精、能力强的服务团队;开展准军事化培训,培养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服从意识。通过教育培训,打造出一支职业素养好、业务技能精、团结协作能力强,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服务团队。
党支部班子团结,全体党员廉洁自律。坚持“一岗双责”责任制,基建项目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大事必须征求广大党员和职工的意见,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坚持廉洁服务制度,制定廉洁服务规范,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确保服务廉洁高效。
履行公益职能,惠民服务。把保障弱势群体丧葬权益作为殡葬服务落脚点,做到“七坚持”:即坚持免除四类困难群体的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坚持免费火化无名尸体;坚持对低保边缘户减免火化服务费;坚持减免刑事案件遗留问题遗体处理费;坚持减免交通事故遗留问题遗体处理费;坚持减免法院判决当事人无民事赔偿能力丧葬服务费;坚持提供低价位丧葬服务和丧葬用品。近几年,共为各类群众减免丧葬服务费用近400余万元,充分展示了良好社会形象,有力促进和谐荆门建设。
开展“争创”活动,努力争当行业先锋。一是争创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其一是实行遗体火化阳光透明服务,请丧属对火化时间、火化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其二是推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为群众免费提供殡葬政策和业务咨询、业务受理、投诉受理、电话回访等全方位的殡葬服务信息,24小时服务,全年无休息。其三是开展满意度调查活动。对服务质量的现状和丧户对殡葬服务的期望进行调查,查找服务质量短板,推动服务质量提升。二是争创殡葬服务品牌。其一,亮身份、赛承诺。党员把身份亮出来,将服务承诺公开在岗位牌上,请群众和丧属监督,培养党员勇担责任意识。其二,实行“比作风看纪律、比素质看服务、比创新看业绩”的“三比三看”行风建设挑应战赛。公墓和殡仪馆竞赛、党员和一般职工竞赛、班组和班组竞赛,争先之风异常活跃。其三,倡导祭扫新风,举办思亲感恩追思会,推出生态葬式。连续4年举办了清明节公祭典礼,邀请荆门音乐、书法、楹联协会专家现场创作,演奏思亲乐曲,创作文化楹联,书写孝道作品,为追思会凭添几份庄严。此外,还举办了祭文吟诵会、放飞气球追思等活动。《湖北卫视》等1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其四,推行“殡葬服务进社区”活动。抽调业务人员开展文明殡葬进社区宣传活动,让殡葬文化走进社区居民,使殡葬文明深入人心。三是争创行业示范标兵。仙逸殡仪馆和公墓管理所被省民政厅列为争创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和全省社会事务类“345”示范窗口单位。全所从公开服务规范管理,搭建便民利民平台惠民服务;保障民生,促社会和谐;强化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素质,展行业形象;创新服务模式,发展现代殡葬礼仪文化等方面规范殡葬管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全力争创。(许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