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徐州市国土局土地登记管理处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路径办法,把“零障碍”要求落实到群众办事的全部流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服务理念人性化。一是推行全程协办制,安排4名协办员,专职接待每一位办证群众,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为群众提供全程协办服务。二是精心设置便民设施,在一楼大厅、楼梯口和电梯内,分别设置导引标识,在三楼电子政务大厅,设置座椅、饮水机和报刊架,在办事窗口配备签字笔、老花镜和面巾纸。三是开通绿色通道服务,针对困难群众、特殊难题在政策允许内开通“绿色通道”,解决了原徐州化工厂宿舍老职工因工厂破产找不到土地证明、铁刹小区因土地冻结居民登记困难等30多个难题,为1万多户居民圆了办证梦。
工作流程规范化。一是规范登记业务,针对土地登记业务流程较多、办理类型复杂、工作人员自由裁量权较大等问题,先后出台《土地登记规范》、《登记处服务规范》等文件,从收件、办理到审核、制证,再到核发、移交,全部制定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并公示。二是登记业务信息化,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升级土地登记办公系统软件,实现了接件、办理,到审批、制证均在窗口一次完成,办证时间从最长30天缩短至最快10分钟,80%以上实现了立等可取。三是推广“一清、三快、四办”标准化服务模式,即接待解释一口清,咨询解答快、办事手续快、处理问题快,分内事情认真办、分外事情帮着办、能办的事立即办、难办的事妥善办。
队伍建设专业化。一是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针对队伍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业务骨干偏少等问题,根据工作需要,引进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大大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土地登记管理创新、地籍调查操作规程、文明接待礼仪等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争创“金牌服务岗”、“党员示范岗”等岗位练兵活动。三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机关文化建设,以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为抓手,坚持“学习日”制度,着力提高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将依法行政、热情服务、高效办事等服务理念和行为规范,编印成手册、卡片,提炼成标语、警句,装饰在办公场所,把规范约束潜移默化为工作习惯。
日常管理制度化。一是结合实际完善了《登记处窗口服务管理规定》、《登记处服务规范》等19项制度,大力推进“投诉接待制”和“错证追究制”,明确规定过错责任追究范围、追究程序和惩罚措施,坚持有责必问、有错必纠。二是建立青年先锋岗牌、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公示牌和青年服务监督卡等“两牌一卡”服务监督机制,将岗位设置、人员工号、服务电话、监督电话对外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杜绝办“权力证”、“人情证”等现象的发生。三是采取案例分析、典型引导、经验交流、定期检查等办法加强执纪监督,切实加大惩戒问责力度,有效防止了规章制度“空转”,形成了“用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
(徐州市党建云平台供稿 汤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