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发现问题是起点,解决问题最关键。功夫用在解决问题上,把老百姓最担忧、最焦心、最反感的事情解决好了,活动才能取得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效果。“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日前,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一席话道出历次教育活动一个颠不破的真理:解决问题才能取信于民。
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深入剖析问题、认真解决问题的过程。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看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一切都是空谈。试想,推进活动轰轰烈烈,查摆问题刨根问底、开展批评出汗红脸、公开承诺豪言壮语,解决问题却虚晃一枪,群众反映的问题“山河依旧”、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依然如故,实践活动必然会脚底踩空,陷入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泥沼。
解决问题是硬道理,需真功夫。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群众最讲实际,认干不认说,评判活动成败就看问题解决了没有。如果在解决问题上偷奸耍滑、偷工减料,不下真功、不用真劲,解决问题“耍滑头”;要么是怀有闯关思想,关口过后、一切照旧;要么是抱有差不多心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糊弄应付;要么产生了松劲情绪,前紧后松、有始无终,解决问题打起“退堂鼓”……在那些花里胡哨的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在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上“打游击”,整而不改、改而不真、改而不彻底。活动过后,“山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意见还停在纸上、问题还摆在桌上,如此这般,群众如何认可、怎能买账?教育实践活动怎能见到实效、取信于民?
解决问题也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开门搞活动,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要多听听群众意见,让群众说出心里话、讲出真意见,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心坎上。解决问题过程中,动员群众出主意、想办法,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群策群力、凝聚合力,运用群众智慧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全程向群众公开,整改一点公开一点、整改一个公开一个,让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
解决问题,贵在说到做到、雷厉风行,不能拖、不能推,更不能等。一推一拖一等,就会“踢皮球”。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说立改、即知即改,轻微问题马上解决、突出问题着重解决、紧迫问题抓紧解决,把群众最盼望的事做好、最焦心的办好、最反感的事改好,打通解决问题“最先一公里”。从细处改起、实处抓起,解决群众身边的一些民生小事,具体到人、具体到事,紧紧盯住、一改到底,防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走好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路”。
解决问题抓住重点,方能突破难点。教育实践活动强化问题导向,聚焦聚神聚力,持续聚焦“四风”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作风问题、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眼前问题与长远问题、上面问题与下面问题结合起来,起到抓一带万的效果。专项整顿会所中的歪风、培训中心的腐败、裸官问题、奢华浪费建设、领导干部参加天价培训等突出问题,坚决整治、从重处理,不搞“罚酒三杯、明惩暗放”那一套,以严厉惩治取信于群众;深入治理基层党员干部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干部走读、收红包、吃空饷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教育干部“不以恶小而为之”,让群众从身边小事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