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群众反映的“与基层沟通联系少、下基层服务偏少、再生育审批进程缓慢”等问题,区计生局立说立改,提高服务质量,确保让群众满意,架起党群连心桥。
一心为民,提质增效见行动。再生育审批上是计生部门最重要的行政职能。针对以前一年一审批、发证群众反映程序复杂进度缓慢问题,该局切实实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一是加快工作节奏,提效利民。在审批时间上,由原来一年审批一次改为一季度审批一次。虽然工作量增加了,审批程序很麻烦,但是本着为群众做好服务的原则,贾汪区计生局干部职工很快适应了新的节奏。二是强化事项授权,放权便民。在审批程序上,把责任与权力下放至乡镇,由乡镇计生站受理群众再生育申请,通过调查、走访,对符合条件的上报区计生局进行抽查。区计生局通过召开计生站长会,明确要求各乡镇计生站认真执行计生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程序规范进行审批,坚决杜绝腐败、作弊等权钱交易行为。对审批的每一环节在村阳光计生栏进行公示,并公示到村内各组。在抽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将严厉追究计生站长责任。通过责权下放,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减少办事流程,简政惠民。在审批服务上,追求办证程序简便一行,纠正程序繁琐、手续过多的问题。本着“简便易行、方便群众”的原则,认真清理和精减现行办证程序,删除不必要的审批手续,达到简单、快捷、方便、高效。
“四季长春”,上门服务心贴心。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上,针对群众反映的深入基层少,一般只下到镇级层面等问题,区计生局严格进行整改,推进作风转变。一是实行每季度初到村现场办公制度。区计生局班子成员、各科室科长分头包片到各村现场布置服务场地,为群众服务做好计生知识宣传,为育龄妇女查环查孕,接受群众咨询;对镇、村计生人员进行现场辅导、指导。计生人员现场征求群众意见,重点征求计生工作薄弱环节,向群众了解计生工作需要重点改进的环节,征求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的办法。因为工作任务繁忙,有的计生干部有时一天要跑三个乡镇。6月初,区计生局人员开展了第二季度服务基层活动,第一站到江庄,对村镇计生人员就工作需要检查方面,一对一、面对面进行辅导、指导,同时接受他们反馈,整改薄弱环节。二是开展下基层为群众免费孕检服务。针对以前婚检时,全区即将新婚的新人都要到贾汪城区来统一做检查的问题,区计生局将世代服务直接开展到镇里,由班子成员带着技术人员到各镇开展人性化服务,镇里准备好婚检人员的早餐,检查完之后可以就近早餐。现场采集血样至矿二院,对可生育的夫妻进行体检结果告知,对身体有情况暂不能进行生育的进行个别约谈,保护约谈人隐私。刚开始,老百姓并不认可,但是计生人员服务到位,亲情感化,逐渐得到了群众认可。三是为符合生育条件的群众提供优育礼包。针对以前群众办证要上门来办的问题,区计生局转变服务理念,上门为群众服务。发放准生证时不但送证上门,还为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妇送上优生优育大礼包,内含优生优育知识手册、健康生育画册、保健药品药具、被子等。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分管计生工作的区领导吴振成、陈贻龙都亲自送计生大礼包上门慰问群众,让老百姓感到既意外又高兴,领导干部们也通过接地气活动感到收获颇多。
“五促五建”,扶贫济困结“穷亲”。针对与基层沟通交流偏少的问题,贾汪区人口计生局开展了党员“五促五建”先锋行活动。第一书记王云屏带领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走进联系村,贴近群众、倾听诉求、扶贫济困、解决困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下发了党员结对联系表、联系卡,局机关全体党员与泉河村党员结成了对子,并为村40余名党员赠送了书籍及大礼包,为社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幸福家庭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共同捐款帮扶村里的贫困百姓。村里的赵西霞丈夫去世较早,唯一的一个儿子在矿大读本科,自己身体有病,不能劳动,还要照顾年买的婆婆,家中非常困难。区计生局党支部班子先后5次到赵西霞家现场查看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经班子研究后,出资三万四千元,为赵西霞翻盖了房屋,购置了家具和生活用品。6月26日,局班子全体成员一起来到赵西霞家,实地察看翻修房屋工程进度,与赵西霞一家喝稀饭、吃菜煎饼,一起动手帮助做家务劳动,令赵西霞非常感动,计生局的班子成员们也纷纷感到思想很受触动,提高了党员觉悟和自身修养。
(徐州贾汪区党建云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