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福建省福清市港头镇草柄村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

2014年07月18日16:0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草柄村地处港头镇区北部,村域面积1253亩,其中耕地589亩,下辖草柄、吴厝两个自然村,户数342户,总人口1385人,现有党员26名。近年来,草柄村坚持以党建为核心,以村规民约为纲要,以土地管理为关键,在制度和机制上不断健全农村民主管理监督制度,大力推进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管理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档次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面貌不断改观。

人多地少、集体经济差、村民收入低;地瓜饭、砖石房、泥土路,曾经是草柄人的生活和村容村貌的真实写照。

是什么让草柄村发生了剧变?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2000年,在外做生意的王长勇应村民邀请回村参选村支部书记。走南闯北、在外见过世面的王长勇,回乡看到家乡还这么破旧。上任之初,他就下定决心:要带领村干部,集全村之力,彻底改变家乡落实的面貌,让大家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王长勇连续两届被选为福清市人大代表,曾评为2012年"福建好人榜"道德模范,2013年获评福州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草柄村发展的过程中,村党组织就是这样一个“火车头”。

草柄村党支部是福清市五星级党支部、福清市党建示范村,福州市创先争优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和党情,采取“农户+党支部+互助社”三位一体的党建模式,党支部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党支部带领农民流转土地300多亩,引进三友农业合作社,发展设施农业;另一方面,党支部创办、领导农民合作互助社,引导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对参加互助社的农户进行宣传发动,组织技术培训,最后发展互助社中的经济能手入党,实现党支部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对接。

“村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草柄村以民主管理为机制。近年来,为避免村两委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发挥村两委尤其是党支部在重大事项、矛盾调处等方面的核心公正作用,草柄村借鉴公司管理理念,形成了“决策执行分离”的惯例。在决策方面实行“三合一会议”制,即:党支部定期召开由党员代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三合一”会议,村里每一项决策都要在会议上通过,并进行公示才能生效。在事务执行上实行理事会制度,村里每做一个项目,就由“三合一”会议民主推举村里的党员代表、德高望重的村民、有专长的村民组成相应的理事会并张榜公告,项目理事会是村里每个项目的直接管理者,负责运作各个项目,包括项目招标、原料采购、资金收付等,每一项开支都要全体理事签字确认,而“三合一”大会则负责动态监督和审计。

村民韩光祥是建筑行业的“行家”,就成了龙湖公园项目理事会7名理事中的一员。成为理事后,他几乎天天都在工地上监工。“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能选我当理事,我不努力不行。”韩光祥对村里赋予的“权力”十分珍惜。

文明新村建设有法宝

走进草柄村,最显眼的地方都张贴了草柄村村规民约——这就是草柄村民主管理的法宝。每年初或年底,草柄村党支部都会根据实践需要征求民意,召开“三合一”大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针对土地、建房、计划生育、乡风公俗等做出一系列明文规定,并进行推广宣教,将其作为全体村民的文明守则。村规民约以“优先比优惠更重要”为指导思想,凡是遵守村规民约的均有优先权,违反则取消优先权,让村民算好各笔经济账,从而自觉遵守村规。

同时,村两委通过将建房用地指标这一关键性要素与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相挂钩,使得村规民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如今,村庄干净整洁、宜居宜业,花草树木怡人,村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也在与日俱增。村规民约中“提倡丧事从简,不用毛巾改用白布条”、“反对喜事大操大办,禁止分发糖食”等规定的落实,也推动了移风易俗,促进了乡风文明。

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草柄村团圆节,全村老少欢聚一齐参加晚宴,共享节日欢乐,凝聚乡情亲情。团圆节晚上,除了举办集体用餐和文艺演出外,还表彰“好媳妇”、“好儿女”、“好妯娌”以及敬业爱村的“好村民”等道德模范。草柄村第一届道德模范的孝子黄贺乐,替父还债“信义哥”事迹被媒体宣传后,当选2012“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第三届福建省道德模范,并被提名为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为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草柄村设有8人的专职治安巡逻队、老年义务劝导队和村警务工作理事会。近年来,全村平安家庭创建率达99%以上,从未发生任何重大刑事案件。

宜居新村拔地而起

新农村,怎么建?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村干部统一思想,决定加强土地管理,决不能仅仅拆旧建新,要坚持规划先行。坚决防止“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重演。

为此,草柄村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凡在规划区内住户要建房的,安排在历史上形成的边角宅基地上建房,同时将旧宅交村集体拆除,鼓励规划区外的旧房在改建时一户改两户,节约用地。而且创造性的用“比例法”回收旧房——即从旧房析出的建房户必须签订退地协议将其在旧房中的“产权”比例交回村集体,当最后一户也析出时,则整个大旧房被收回。草柄村民只要涉及建房,就必须对旧房回收情况进行公示,不许搞特殊。正是这看似不近人情的超前之举,为草柄村新农村建设提档次上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草柄村旧村改造建设正式启动。面对困难和压力,为确保旧村改造顺利进行,草柄村党支部提出:坚持民主公开、干部带头和先易后难的原则,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与此同时,村两委干部还深入村民家中,拨通越洋电话,不厌其烦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民的顾虑打消了、思想通了,全村的改造工作也顺利地展开。村民理事会也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和建设资金筹集。

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新村建设注入了活力。2010年龙湖公园建设一期建设正式启动,公园内的景点景观全部由村民自愿捐资投劳建设而成,其间共拆除46栋百年旧房老屋和37座近现代民宅,拆除面积达19820平方米,实现了不占用一分耕地和“零补偿、零上访”的奇迹。

龙湖公园总体规划占地面积30亩,通过拆违还绿、见缝插绿方式,广植树木花草,建成名贵树木环村林荫大道、景观路灯大道和小公园、文化墙,包括3300平方米的灯光广场、梅珠亭、儿童游乐设施、健身路径和塑胶篮球场等设施,成为展示草柄形象的窗口和彰显小城镇风貌的人文景观。

平日里,依托龙湖公园配套齐全的灯光广场、广播音响、篮球场等,村党支部组织村民群众开展传统民俗文艺活动、好歌大家唱、广场舞蹈、体育健身等娱乐健身活动,活跃乡村文化生活,增强安定和谐氛围。

结语

草柄村能从过去的落后村转变成今天的示范村,主要依靠廉洁奉公的两委班子、乐于奉献的党员队伍、抓住七寸的村规民约和决策执行分离的民主程序。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村民依法民主自治的良性循环,增强了村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和信心,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是党的政策在农村成功实践的典范,是倾注各级领导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全体草柄人团结奋斗的结果。

(福建省福清市党建云平台供稿) 

分享到:
(责编:高巍、权娟)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