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社区,进村屯,进企业;聊家常,话民情,解难题。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延吉市广大党员干部,用脚丈量民情,用心与群众交流,足迹遍布城市乡村,接地气、聚人气的工作作风,让城乡百姓顿觉精神爽、福气多。
“这笔3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我可以把木耳种植规模再翻一番,今年能种20万袋了。”看着刚刚签下的贷款合同,延吉市三道湾镇中心村村民单忠华高兴得合不拢嘴。延吉市农业局走进村屯听取意见时了解到,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少资金,在与中国农业银行延边分行、延边农村商业银行、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延边中心支公司等金融保险单位积极沟通协调后,近日,一场专门针对农户的“三农”对接会在延吉国际会展艺术中心举行。当天,农户、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与各金融机构签订各类金融意向合同20个,金额达1700万元。
建工街道延青社区的老人更是喜上眉梢,社区内书报阅览室、理发室、棋牌室、配餐室、保健康复室、心理咨询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让空巢、独居老人生活无忧、安享晚年。今年,延吉市投入150万元,建设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投入42万元,新建7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老人们在宽敞明亮的活动中心里休闲娱乐,其乐融融。
面对面、实打实,党员干部接地气的工作作风激活了“一池春水”:北山街道丹山社区居民反映楼房老化冬季供热不好,市政府已将该区域纳入今年棚户区改造计划;朝阳川镇三峰村村民反映看病不方便,希望村里建个正规的卫生室。市里决定年内将所有村卫生室改造成标准卫生室;小营镇小营村的一空地上有4万多立方米的巨大粉煤堆,严重影响村民生活,如今已被清除干净……
“我们要把群众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州委常委、延吉市委书记金永默说。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延吉市把已经开展了近5年的“一包四”(即机关单位与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建立帮扶共建机制,为包保单位办实事、解难事)、“一联十”(即一名党员干部联系十户群众,主动到群众中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宣传主张、统一意志、改善关系、夯实基础)等专项活动继续延展,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基层实情,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群众心里暖,党员干部干劲足。到目前为止,党员干部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316个,收集社情民意2万余件,做好事万余件,帮扶折合资金1200多万元。
为了让党员干部真正沉下去,及时发现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延吉市委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专项调研组,深入全市各镇、村、街道、社区、民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379件,并当场解决226件。其他市级领导认真开展“四个一”(1个市直单位、1个村、1个社区、1个企业)联系点调研活动,深入农村社区、窗口单位、企业,征询党员群众、镇村干部、企业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建议。目前,共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312条,其中涉及下基层较少、会议过多、文件过繁等“四风”问题22条。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全市各部门采取设置征求意见箱、建立百姓热线、公开举报电话、开通网上专栏、下发征求意见函、调查问卷等方式,畅通渠道,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全市还建立了132个民情联系责任区,党员干部走访群众23万余人次,答复群众提出问题上万件。(军广 春荣 本报记者 张伟国 黄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