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新时期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定要“发奋图强”

河北省纪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副处级纪检监察员 唐立军

2014年07月09日14: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有序推进、蓬勃开展,笔者有幸全程参与其中,既经受了锻炼,又增长了才干,同时也取得了一些规律性认识。笔者认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辟了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新境界,开拓了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新路径,开创了转变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阶段。新时期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深学、细照、笃行” 的要求,切实在“发奋图强”上下功夫。

第一,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定要认识上提,“发”于心。知之弥深,行之弥坚;仰之弥高,持之弥久。认识问题是关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与假、深与浅、实与虚、张与驰、长期与一时的首要问题。必须从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政治高度,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真正把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牢牢地树立在脑海中,浓浓地融化在血液里,深深地植根于灵魂深处,着力增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始终将其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担当、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和事业命脉来坚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来追求,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第二,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定要重心下移,“奋”于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政策怎么定、 事情怎么办、工作怎么干、成效怎么样,群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懈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耐下性子,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在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凝聚智慧,汲取力量,完善自我,推动工作。一要行以问政,在各项政策制定、决策出台之前以及执行过程中,充分征求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政策和决策更加顺民心、合民意。二要行以问需,时刻心系群众的安危冷暖,情牵民生的疾苦忧乐,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切实掌握群众的意愿和需求,夯实群众工作基础。三是行以问计,真心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在群众的智慧宝库中寻改革之策、找发展之计、觅和谐之道、求克难之方,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四是行以问效,坚持把群众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和尺度,克服以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的痼疾,让群众路线愈走愈宽广、越行越通畅。

第三,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定要问题导向,“图”于效。重在解决突出问题,务求取得实效,是确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扎实实推进、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的关键和根本所在。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强化问题导向,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一要排忧解难惠民生,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利益问题,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惠及于民、取信于民。二要排毒除垢转作风,聚焦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穴位,抓住要害,综合施策,强化治理,从根本上排除思想之毒、扫除作风之弊、清除行为之垢,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三要排阻清障促发展,深入破解制约深化改革、阻碍科学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在克难攻坚中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第四,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定要刚性约束,“强”于制。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我们既看到了变化、看到了希望,印证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看到了问题、看到了不足,反证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把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纳入长久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发展轨道。一方面,要增强制度的科学性,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及时建立新制度,修订旧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在完备性、针对性、操作性上下功夫,进一步抓好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将制度的笼子织严实、编硬实、做细实,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转入常态、深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违反制度严惩不贷,着力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坚决避免 “空转”、“停转”甚至“倒转”、“反转”,为持续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分享到:
(责编:权娟、秦华)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