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区)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前夕,宿迁市注重发挥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示范带动效应,采取汇集民意集中点、领导对症逐一点、“一把手”约谈当面点等方式,将政绩观错位、民主集中制执行偏差、群众反映集中的重点事项等三类问题作为“必答题”,要求县(区)直面问题找准靶心,为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打牢“问题”基础。
开展“四查”,重点查摆政绩观、发展观存在问题。摆出县(区)发展观失准、政绩观偏向的“常见病”,比如,“为了显绩,不论什么资都敢引,不论什么政策都敢给,不论什么项目都敢上,不论什么决策都敢作”“不惜以生态、环境、资源,甚至包括民怨、民恨为代价,换取了短暂繁荣、表面光鲜,导致后来发展不断经历挫折、走了弯路、交了学费”“贪大求洋,搞的工程至今还是烫手山芋,进不了、退不出”“决策计划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导致民怨沸腾,不得不中途夭折、半路流产”等问题,要求县(区)等发展主体对症开展“四个查一查”,即:查一查对统筹“三大展”、推进“九比竞赛”认识是不是到位,自觉性强不强,有没有“穿衣戴帽”、“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查一查有哪些一味攀比追求高指标,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胡子工程”的做法;查一查有哪些“一个艄公一道河”,“新官上任三把火”,热衷标新立异,刻意推陈出新,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朝令夕改的做法;查一查有哪些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甚至不给下届留“活路”,花光用光,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通过这“四个查一查”,找准在政绩观、发展观上的问题,找出典型事例,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
坚持“三看”,重点查摆民主集中制执行中存在问题。针对县(区)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有集中无民主的“一言堂”现象,以及民主表面下一团和气、“老好人”思想严重等现象,要求县(区)党政“主官”带头深刻反思,重点做到“三看”:一看自己是不是始终摆正位置。有没有做到“在一班人之中”、“不在一班人之上”,当“班长”不当“家长”,“高人一筹”不“高人一等”,用好“一票之权”不搞“一人专断”。二看自己是不是能够“让人讲话”。有没有做到在议事决策中,不在开会前“个人定调”,不在讨论中“个人定音”,不在形成决议时“个人定局”,真正使各种真知灼见充分迸发出来,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一班人的智慧和力量。三看自己是不是善纳群言。有没有在讨论中大讲一通自己预先想好的意见,无视和排斥大家见解的情况;是不是能够客观理性地进行综合归纳,将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意见中的合理成分概括起来。通过反思剖析,推动各县(区)在民主集中制落实上有新提升,让发展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理性实际、更加符合客观规律。
实行上下联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关注的重大决策问题。针对“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的“四风”问题,坚持市、县联动,分别认领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一一作出回应,比如,超需求建设标准化厂房、农民集中居住推进过快、违法用地、建设小产权房、过度观摩评比等问题,市委常委班子主动认领了监管不力、纠偏不严等责任。在此基础上,市委主要领导采取集体谈心方式,提醒县(区)党政“一把手”向市委常委会班子看齐,认真反思作为决策主体、实施主体的问题,自觉承担责任主体、整改主体的责任,有错纠错,有偏纠偏,并从中汲取教训。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结合前期面上征求意见情况,排出10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不满意”事项,如:农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扶贫济困、低保、物业管理等工作中的“不满意”,以及“建了拆、拆了建,栽了毁、毁了栽”“为挂牌而挂牌、为建台账而建台账”等基层反感现象,要求各县区“对号”认领,深挖问题根源。坚持举一反三,注重从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重大事件中分析“四风”问题,从信访积案、负面舆情中查摆作风问题,从群众反响强烈、久拖不决、影响较大的重大问题中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件件有交待、个个有回应。
经过上级多轮点题,各县(区)班子对自身作风有了直观的再认识,对存在问题有了深刻的再检查,并通过深入谈心谈话、反复修改对照检查材料,及时将班子存在的问题转化为班子成员的深刻检查,为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打牢了工作基础。
(宿迁市党建云平台供稿 林松 邱维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