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湖北孝南:实打实“大调研” 心连心“大走访”

2014年06月27日08: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期,孝南区三汊镇结合实际以民情“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回头看”,对照标杆找差距,查漏补缺重实效,进一步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确保了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效果。

抓住一个“深”字,精心组织部署。

一是选好“一个入口”。结合镇情民意,将“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作为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突破口”,把群众是否满意、“最后一公里”是否通畅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目的地”,高点站位制定方案,广泛动员全面参与,统一了干部思想,清晰了活动重点,明确了工作责任。

二是着眼“两个覆盖”。采取“限时、限人、限点”的方式,严格落实“三在”工作机制,分片包保,集中入村,分头到户,实现机关党员干部、村(社区)两个全覆盖。全镇109名机关干部,除窗口单位、办公室留1人值班外,其他干部全部到村走访5户以上。目前,97名党员干部已走访全部36个村(社区)、485户居民。

三是强化“三大任务”。以基础薄弱、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村为活动重点,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工作方向,以“听真意见、找准问题、办疑难事”为活动任务,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基层难题,兴办惠民实事,让群众体会真情、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带着一个“真”字,创新方式方法。

一是“主动式”问症。针对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群众反映的部分干部作风飘浮、走访不实等突出问题,该镇在第二环节之初,重新组织开展了第二轮“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大力推行干部“进村不打招呼、不要村干部带领、不能绕着问题走”等“三不”回访制度,并加大巡查通报力度,变群众“要我访”为干部“我要访”。截至6月23日,该镇新征求意见524条。

二是“体验式”听需。针对群众反映的干部“官气”太浓、距离感太大等问题,要求在“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中做到不准坐车下乡,真正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扎下式子,问需于民,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目前,共收集了群众各类需求348项,主要集中在就业、医疗、环境卫生 、基础设施改善等民生方面。

三是“交心式”汇智。针对部分干部爱讲“普通话”、惯于“打官腔”等问题,要求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新亲、认家门,与群众唠家常事、干家务活、吃家常饭,拉进与群众的距离,做到听实话、查实情、办实事。全镇97名干部共与 97户居民结对帮扶,其中征求到各项工作建议146条。四是“立改式”解难。针对前期走访中“问题随着干部走、走到最后还是有”的“问题轮空”现象,要求干部带着强烈责任感入村到户调研走访,从群众身边的琐事、小事、烦心事入手,不惟事、不惟人、不推诿,能当场解答办理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答办理的,据实记录及时上报,由镇活动办梳集整理,限时专人办理。目前,已办理信访积案15件,投入资金36万元,为群众解决难题、兴办实事127件。

盯住一个“实”字,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领导带头抓落实。该镇党委书记、镇长等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农户家中,尤其是到困难党员干部、困难群众家中访贫问苦、征求意见;班子成员主动下到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村(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处理实际问题。通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保证了活动有效推进,深受群众欢迎。

二是即知即改惠民生。对调研走访中收集到的意见和问题,按难易程度由个人和单位逐级解决。需要多部门联合解决的,由该镇活动办协调责任部门,以督办件形式督促办结,办理结果逐级反馈,并及时公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铁路涵洞无路灯、孩子出行危险的情况,该镇多方筹集资金12万元安装了20盏路灯。针对老年人出行办事不方便的现状,该镇人社中心组织100多人次为10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上门办理了社保手续。针对农民对国家各项政策了解不够的问题,该镇财政所印发了10000多份《强农惠农利民政策知识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同时,组织全所党员干部自发捐款5000多元,慰问帮扶困难群众10多人。

三是加强考核重长效。建立干部走访实绩档案,将每名党员干部调研走访情况、群众评价纳入档案,作为评先表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走过场、不干事等行为定期进行通报曝光。并以此次活动为依据,制定了《三汊镇干部调研走访工作制度》,将调研走访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党建云平台供稿  丁仪伦 李习文)

分享到:
(责编:高巍、权娟)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