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搞得好不好,关键看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关键看具体问题的解决。内蒙古克旗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打折,把整改落实工作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确保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改成果取信于民。
旗委带头、先行先改,以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开局亮相。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内蒙古克旗不等不靠,旗委先行先做,立行立改,集中开展了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带动了全旗机关单位作风好转。一是开展工作纪律集中整顿活动。2013年初,旗委政府下发了《全旗集中开展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旗委带头示范引领,纪委明察暗访加压,全旗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紧张”起来,有效遏制了“慵、懒、散”、“奢、私、贪”、“蛮、横、硬”等不正之风,全旗党员干部作风为之一新。二是开展超标办公用房腾退和超标公务车辆封存工作。至2013年12月,克旗已完成了超标办公用房腾退和超标公务车辆封存工作,水利局、民政局、教育局、药监局4家单位原来或租用或借用办公场所,现在均已搬进了腾退出来的办公用房,节省了大笔建设资金。三是大力压缩办公经费。党员干部带头过紧日子、苦日子,百姓才能过好上日子。在2012年的基础上,2013年和2014年大幅度压缩全旗党政机关办公经费。但是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却只增不减,2013年民生领域投入12.4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53.7%。
急民所难、解民所困,分三类完成时限推进整改落实。民生问题无小事,桩桩件件总关情。落实整改责任单位根据当前是否具备解决条件,将收集整理的5771条意见建议分为立即、近期、分年度三类完成时限推进整改落实。一是立即解决马上办。提出立即解决方案1232条,占意见建议总数的21.4%,主要涉及“四风”问题、低保评定不公、煤炭补贴不到位等方面。低保评定工作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全旗50个嘎查村420名群众反映低保评定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为此,旗民政局于2014年5月份在全旗开展了低保重新评定工作,评定资格、评定过程、评定结果完全公开,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转变。二是近期解决不拖延。提出近期解决方案1930条,占意见建议总数的33.4%,主要涉及公厕建设、生态管护、企业污染等方面。克旗作为国家级旅游名旗,缺少室外公厕一事一直为群众所诟病,做为城镇建设规划的主管单位,旗住建局切实回应群众期盼,现已在经七街、经九街等地段规划5所水冲厕所,力争于2015年投入使用。三是分年度解决有方案。提出分年度解决方案2609条,占意见建议总数的45.2%,主要涉及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通嘎查村公路建设等方面。这一类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投入大量建设资金。旗委政府积极面对群众利益诉求,提出发展是彻底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今后将继续把发展地方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加大本级财政对民生建设的投入力度,力争早日改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状况。
党建为基、服务为本,以整顿充实提升打通最后一公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工作在基层,推进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作也在基层。克旗通过“整顿、充实、提升”三策,夯实了基层基础,健全了服务保障体系,提升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一是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着力整顿了党组织软弱、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三务不公开、任人唯亲、以权谋私等现象。二是充实基层组织工作人员。2008年以来全旗招募114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基层,2014年考录35名社区服务人员充实到镇内各个社区。近年逐步提高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建立了嘎查村干部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嘎查村正职发放离任补助金,并将逐步落实嘎查村副职离任待遇。三是提升服务群众的功能和水平。在全旗范围内推广“厅、站、点”配套的苏木(乡镇)、嘎查(村)、杜贵龙(组)三级基层服务网络体系,方便了百姓办事,畅通了民情民意表达渠道,为构建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型政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克旗党建云平台供稿 吕海明 梁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