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不用,就等于白学、等于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乌兰浩特市坚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开展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创新开展了选人用人正气工程、工程建设领域阳光行动、行政审批绿色行动、基层组织建设先锋工程和政法系统正风肃纪工程“五大工程”,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立行立改,让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选人用人正气工程。选人用人事关事业兴衰、民心向背、干部成长,乃至国家前途、民族未来。乌兰浩特市敢于破除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观念,坚持 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采取扩大民主、完善考察、加强监督、畅通出口等措施,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凡是品德修养好、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干部要优先提拔和使用,坚决抵制说情风、关系风、跑要风,让老实正派的实干家有为有位,扬眉吐气,让整个干部队伍充满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3月份组织开展了“公推竞职”活动,选拔任用了1名镇党委书记,进一步树立了风清气正用人导向。
工程建设领域阳光行动。工程建设领域资本密集、涉及面广、管理环节多,极易成为腐败问题高发、易发的重点领域。乌兰浩特市通过采取自查、完善制度、实行阳光政务等措施,完善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限时办结、一站式服务等制度,解决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违规审批、捞好处、要人情;招标人和投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等突出问题,切实让工程建设领域的部门和领导干部把好工程质量关、价格关,坚决防止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杜决形成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目前,全市32个行政机关199项目全部实行了限时办结制度,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行政审批绿色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乌兰浩特市把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作为服务群众、转变作风的着力点,通过采取进厅审批、简化压缩审批流程、公开审批结果、细化自由裁量权等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和招商引资环境。强力推行限时办结等制度,着力解决审批效率低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及吃拿卡要等中梗阻问题,切实为百姓和企业办事提供方便。目前,市行政审批中心办理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共457件,办结时限压缩40%以上,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
基层组织建设先锋工程。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乌兰浩特市通过创新嘎查村党组织设置模式、加强嘎查村制度体系建设、打造高素质的嘎查村干部队伍、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完善党组织书记培育、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措施,解决个别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服务教育引领群众意识和能力不强、办事不公道;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机械执行、死板操作,好事办不好;重点解决拉票贿选当“村官”等突出问题。目前,通过在社区推行“四零工作法”,开展“进社区、入网格、结亲戚”活动,在嘎查村推行“主题工作法”, 全市已有1348名党员干部和低保户结成了“一对一”帮联对子,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政法系统正风肃纪工程。政法系统肩负着护航改革和改革自身的双重重任,政法队伍如何强化自身建设,更为清正、更具专业、更加透明,这不仅关系政法队伍的社会公信力,更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民意期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乌兰浩特市通过采取抽调专人组成明查暗访组对政法系统进行经常性明查暗访等措施,对发现问题从严查处,解决个别掌握国家秘密以及信访核心内容的政法干部理想信念不牢、纪律涣散问题,确保政法队伍忠诚廉洁。年初以来,市纪委已立案10起10人,对8人给予了党纪处分。针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高档娱乐消费等开展了5次明察暗访活动,下发了纪律检查建议书3份,监察建议书2份,对5名主管和分管负责人进行了责任追究。目前,全市公检法机关通过召开警示大会,开展专项整治等各种形式正风肃纪,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秦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