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常山县天马街道深入实施“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团组织带动引导、党员干部争先锋、群团组织争先进”的“双带双争”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调动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强化村民主体意识,激发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充满活力。
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确保履诺践诺。采取乡镇(街道)联村干部包村、村两委成员联系自然村、党员干部联户“三级联动”形式,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无盲区”。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以自然村为网格管理服务单元,重新划定新的网格党支部,每个村一般划定5-8个网格,将各村在册党员、在职党员共545名分配到网格内,明确网格区域范围和职责任务。网格党员带头承诺履诺,积极配合做好“五水共治”和“无违建县”建设等。每个网格明确一名负责人,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宣讲政策,带头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带头带头拆除违章建房,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街道农村党员干部共开展各项行动300多起,引领带动村民参加各类行动近45000多人次。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垂范,激发广大村民保护环境建设家园的良好意识,形成了村民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和“一起干”思想转变。
群团组织带动引导,确保全民参与。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成功的基础上及时完成团妇协会等配套组织建设,将一批影响大素质高的年轻党员选拔到负责人岗位上来。充分发挥老党员、妇女、青年、协会等作用,依托群团组织工作贴近群众的优势,上门走访群众800多户,发放各类宣传单1000多份,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无违建”、“五水共治”等责任书8500多份。将“门前三包”、“无违建”、“五水共治”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宣传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结合我县农村“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留守农村妇女、儿童、老人)现象比较突出的实际情况,组建成立“夕阳红违建义务监督队”、“巾帼卫生劝导队”、“青年志愿突击队”、“微笑义工巡逻队”等队伍共80多支,对村民生产生活过程实行全程宣传、全程督查,引导群众参与共建美丽家园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争创岗位先锋,确保服务争先。坚持完善“1+1”工作法(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创争项目,作出明确承诺,落实创争任务,每名党员的承诺事项在村党务公开栏公示,并登记造册。结合无职党员能力和特长,将各村无职党员470名设在在民主理事岗、参政议政岗、卫生监督岗、宣传教育岗、治保调解岗等五个具体岗位上进行管理,力在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争先意识,激发党员干部队伍活力,2014年1季度仅周塘村一个村无职党员就开展各类工作90多次,服务群众300多人次。同时,组织一批在群众中有威信但又没有在村组一级任职的“五老”人员50多人,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各项事务中来,增添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并通过开展比承诺比业绩、“流动红旗”评比等活动,把村民的民主自治权利真正落到实处。
争当先进模范,确保全局生动。组织村民召开座谈会、院落会、塘坝会,开展“三比三看”活动,即通过解放前后对比,看自身地位的变化和提高;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对比,看生活水平的变化和提高;通过新农村建设前后对比,看村容村貌的变化和改善,逐步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和美丽乡村建设热情。从强化村民自我教育入手,组织开展“清洁经营户”、“和谐农家”、“十星级文明户”、“科技示范户”、“好公婆”、“好儿媳”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评比、示范活动80多次,倡导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通过典型示范教育,带动其他群众跟着学、比着干,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人人参与建设、建设人人有责的生动局面。
(常山县天马街道党建云平台供稿 张翼忠 郑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