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苗尾傈僳族乡党委政府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过程中,抓住国家开发建设境内澜沧江上苗尾电站的机遇争取项目资金,着力破解“四个难题”,使傈僳群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实惠,缩短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多方筹措,破解出行难。苗尾傈僳族乡是云龙县交通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而苗尾电站建设涉及苗尾傈僳族乡境内复建新建公路里程达130多公里,通过多方努力公路一条接着一条打通。首先复建了贯穿苗尾傈僳乡境内50多公里的澜沧江西岸公路,按照国家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施工,通过努力已于今年雨季全线贯通,极大地改善了苗尾傈僳族乡1.8万多名群众的出行条件;苗尾傈僳族乡新搬迁的集镇位于云龙境内澜沧江中部,为新开辟一条苗尾乡连接云龙县城的通道,县乡向上争取并整合了1.4亿元资金,实施诺苗公路建设,公路全长44公里,目前柏油路面铺设已全面完成。乡内群众到县城的往返里程比走老路缩短了近40公里;苗尾傈僳族乡的天灯、科立、茂盛三个行政村分布在澜沧江峡谷东面的大山深处,为改善当地群众的交通落后状况,县乡争取到了高线公路复建项目,公路全长65公里,总投资1.83亿元,目前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依托诺苗、高线两条干线公路,县人民政府还加大了沿线自然村公路建设的扶持,力争在两年内使天灯等三个行政村的20多自然社实现社社通公路。
抢抓机遇,破解过江难。澜沧江流经苗尾傈僳乡境内50多公里,过去江上仅有两座两简易钢索吊桥,两岸群众时常绕道过江,非常不方便,个别自然村还得靠溜索过江。借苗尾电站建设机遇,县乡争取到了复建新建飞龙、苗尾、解放、上松坪4座大桥的项目,总投资近8000万元。苗尾大桥因承担着连接诺苗公路和电站施工的重担,已率先建成投入使用;飞龙大桥目前已完成施工,正在进行验收;解放大桥也已进入施工扫尾,这座桥为钢混结构,总投资达3000万元以,跨度为392米,建成后将成为州内最为壮观的桥梁之一;上松坪大桥已进施工招投标阶段,力争在年内开工建设。
合理规划,破解校安难。苗尾电站涉及苗尾傈僳乡初级中学和苗尾村完小的整体搬迁,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在关注。苗尾完小有学生220多人,校舍多为砖木和土木结构,还有不少的危房。苗尾完小校园因地处苗尾电站施工区内,需要提前完成搬迁,县乡从长远发展考虑,确定将学校迁到上水井移民安置点,并争取和整合了900多万元资金,高起点规划建设新校园,学校设有教学楼、学生宿舍、老师宿舍、学生食堂、体育场所、绿化地带等,新校园已于去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电站业主也对这所学校高度关注,将这所学校列为“华能希望小学”;苗尾傈僳族乡初级中学要从现在的表村搬迁到下游20多公里处的鲁羌新集镇,县上提前与电站业主协商,将业主营地按照中学校园的功能进行设计和建设,电站建设期间由业主使用,电站建设完成时交付给苗尾初级中学作为校舍使用,这样做避免了业主重复征用土地和重复投资建设,节省了资金又能保障学校建设的复建时间。到目前,业主已在为项工程上投入了3700多万元资金,提前建成了苗尾初级中学校园,成为云南省大中型水电站搬迁复建学校中最好的校园之一。
关注民生,破解移民难。苗尾电站建设涉及苗尾傈僳族乡移民搬迁安置3100多人,生产安置人口4000人以上,乡党委政府把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首期移民主要转移安置电站枢纽区、围堰区、石料厂、土料厂、碴场等区域内的群众,在县委政府和县级挂钩移民包保责任单位的支持下,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苗尾傈僳族举全乡之力推进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作,认真倾听移民诉求、关心移民困难,处理好支援国家重点工程与维护移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求得广大移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到目前,苗尾傈僳族乡已建成上水井、上坝、小沟、鲁羌四个集中安置点,水井麻疯康复村已被整体搬迁到宝丰乡宝丰村的松子坪,累计安置移民310多户1000余人,移民户家家盖新房,户户添新居,开始享受移民的新生活。
(云龙党建云平台供稿 施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