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第二环节,常山县坚持“多视角”梳理问题、“多渠道”互动谈心、“多重门”把关材料,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充分激活党员干部“对照检查”的内在动力,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向广、精、深推进。
“多视角”梳理,查摆问题有广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党员干部遵照“三严三实”要求,采取自己找、群众提、集体议、上级点等方式,多视角地深入查摆“四风”问题和服务联系群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照标准自查。认真对照“四风”问题二十五条、对照身边优秀典型事迹,细致查找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具体要求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自查“四风”问题12条以上。二是征询群众广查。县级领导带头,要求党员干部分别深入联系项目、联系企业、联系村、联系户,通过座谈会、个别谈话、征求意见表等形式,虚心接纳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目前,县级领导层面共征得各类意见建议352项,1293条次。三是听取批评深查。对照单位信访案件、班子集体意见、正风肃纪组督查通报、督导组反馈信息等途径,深入细照查摆,确保每个细微问题都不放过。
“多渠道”互动,谈心交心有精度。在查摆问题的基础上,“多渠道”互动沟通,深化问题查找力度,挖出“四风”问题的思想根源。一是“点对点”谈心。按照“四必谈、两主动谈”的要求,在党员领导干部之间主动开展“一对一”、“点对点”谈心谈话,带着问题谈,带头诚意谈,把问题谈开谈透,增强谈心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面对面”宣讲。在全县范围内推出5名人物典型,通过邀请宣讲的方式,与典型面对面交流,引导全县党员干部以典型为镜,剖析自身不足。截止目前,共召开全县典型事迹报告会2场,单位事迹宣讲会50多场次。三是“手把手”帮扶。实施“青蓝”工程,对于年纪轻、经验少的青年党员,由本单位的资深党员带徒训导,在实际工作中手把手地开展指导和教育,做到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分析原因同步推进。
“多重门”把关,剖析材料有深度。要求县管党员领导干部一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将其作为党员干部梳理问题、反思问题、整改问题的落脚点来抓,开启材料把关的“三重门”,确保“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一是单位领导把好“真实关”。单位主要领导侧重于负责督促材料的撰写进度,审核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出现敷衍应付、转摘编抄、联系实际少等问题,一旦发现问题,退回修改或要求重写,牢固树立严谨负责的思想态度。二是督导组把好“内容关”。督导组侧重于负责问题是不是找准、剖析是不是深刻、内容是不是实在,确保剖析深刻、触及灵魂,防止避重就轻、流于形式。据统计,县委12个督导组按照“两上两下”原则,共退回修改“‘四风’问题条目式”材料达1033人次。三是联络组把好“规范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联络组把好第三个关口,侧重于负责对照检查材料是否粗糙空洞、“四风”问题是否归类准确、审核程序是否规范到位,保证材料条理清楚,既有问题事实和思想根源,又有可细化操作的整改措施。目前已审核“四风”条目式检查材料420份,退回修改290余份。
(常山县党建宣传云平台供稿 王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