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区把北梁棚改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坚持学习教育全覆盖、联系帮扶全覆盖、便民服务全覆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棚改一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支部建在片区,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推广“一片区一支部一小组”工作经验,根据棚改工作进度和任务,重新划分98个棚改片区,每片区建立相应的党支部、居民小组。进一步整合调整片区抽调干部工作力量,在现场指挥部成立临时党委,所属14个专项工作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市、区抽调的干部全部纳入教育实践活动范围。组织巡回宣讲棚改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先进事迹9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开辟“北梁棚改群众路线大家谈”学习研讨平台,组织抽调干部畅谈学习体会、交流群众工作经验,总结提炼服务群众“零障碍”、“五步” 工作法、“四心”工作法等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以学促干、以干践学的良好氛围。
三入户三回访,实现联系帮扶全覆盖。开展“三入户三回访”活动,每名抽调干部负责联系12户棚户区居民,共结对帮扶1113户困难居民,切实做到“户户有人帮,事事有人盯”。抽调干部坚持把群众事当作自己事,动迁工作既严把政策法规关“一把尺子量到底”,又设身处地出实招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如抽调干部在了解马秀英老人双目失明、双腿残疾,生活极度困难、无力搬迁情况后,多方筹集帮扶资金1.5万元,帮助老人渡过难关,实现顺利动迁。针对回民街道居民底钧运无力治疗所患脓包性细菌疹的问题,街道、社区、动迁干部积极协调帮扶救助款5万多元,及时为其治疗。同时,通过组织回访调查,了解拆迁居民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希望和要求。积极做好扶贫帮困工作,为困难户、五保户、军烈属、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发放慰问金420万元,实现了困难群体既能搬得出又能过得好。
畅通服务渠道,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在棚改现场设立“吴燕说法”法官讲堂和6个“法官工作站”,开辟现场立案、现场调解、现场出法律文书“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及现场公证服务。回民街道黄土渠社区设立“党员会客厅”,街道社区党员、抽调干部接待搬迁群众1000多人次,解答群众疑问300余条,帮助有困难的群众解决各类实际困难30余件。结合少数民族聚居区特点,组建少数民族工作队,把民族工作与动迁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回族居民围寺而居的风俗意愿,并帮助1073户回族居民办理了回迁手续。开通“棚改一站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一厅五站”互联,从征收补偿到选房安置的15道手续全部“一站式”办理,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截至5月29日,北梁棚改已搬迁安置居民1.95万户,拆除房屋面积135万平方米,完成总任务的60%以上。
(内蒙古包头市党建云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