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内蒙古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乡在干部中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干部在村屯一线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重实效,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生产的田间地头,把服务融入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奏出了一曲干群交融一体、同频共振的和谐乐章。
情况在一线了解
“张德林,男、61岁,五星村五家户屯人,住土坯房,无经济来源,希望解决低保问题……”,在该乡包五星村领导李万才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记录本上这样记载着。只见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各种诉求及日常琐事。“走访到的情况记在记录本上,方便我们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李万才说。为了实现情况在一线了解,该乡建立了党员干部调研走访制度,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收集村情民意,每人每月向乡党委提供1至2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每月走访一次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季度走访一次贫困户,每年至少要向乡党委提交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材料;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将每月5日、15日、25 日确定为群众固定“说事日”,采取庭院“说事”、田间地头“说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随遇随听,畅通“村民说事”渠道,保证群众能及时反映问题。同时,通过开通“专线电话”、公布领导干部联系方式、印发联系卡、在村里设立民情接待站等方式,搭建起干群交流沟通的便捷平台,确保干部对村情民情清清楚楚,对百姓所想所急明明白白。
思路在一线形成
“乡里干部跟我们老百姓非亲非故,但对我们的事比他们亲戚朋友都上心!,要不是李书记帮我上育肥牛的项目,俺家现在还受穷呢。”七家子村村民王柱在谈到干部下村开展工作时,说出了心里话,他在包村干部李立国的帮助下,发展育肥牛产业,找到了致富门路。为让乡里干部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帮助村民找到发家富路,全乡实行了机关干部包村工作制,先后选派21名干部到村任职,还抽调1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11个党员服务小组,与62户贫困户、86名困难党员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村里调研市场行情,选准主导产业,为群众提供致富、就业信息,选择致富项目,提供实用技术服务。目前,已在群众中推广养牛、养羊、山地葡萄、黑木耳等养植、种植项目20余个,使60%的贫困户、困难党员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
问题在一线解决
“因为我们真心为大家办实事、解难题,现在,我们说话群众愿意听了,办事大家愿意跟了,干起事来也觉得有劲头了”,经常下村的乡干部刘庆涛谈到“一线四实”工作法时成就感十足。为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乡党委建立了问题收集、梳理、分发、处置、督办等衔接紧密、操作规范的工作流程,由各村将需要乡里协调解决的问题梳理后上报,乡党委根据问题性质分发到有关职能站所,采取“定人定时定方案”等措施,通过领导干部现场办公、实地踏勘、沟通协调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确保村民提出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形成了乡村两级联动、责任落实到人的问题解决机制。在去年夏天的灾情走访中,包村干部王洪刚来到石头城子村老党员黄忠昌家,看到外边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的房子,回去后,立即向乡里反应了情况,乡里多方筹资为老人进行了危房改造,仅用了3个月,老人的66平的砖瓦房就建好了。“一线四实”工作法实施以来,乡党委、政府共在村上召开现场办公会156场次,协调资金500余万元,56名机关干部为全乡11个村办好事实事562件,化解矛盾62件,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办结率达98%以上。
干部在一线考评
“包村干部陆桂琴,4个月走访入户317户,化解矛盾17起,办实事13件,帮扶困难群众26人”,全胜村干部考核监督员王俊一边翻阅着监督记录,一边跟考核组的干部说。为了真正把干部推到一线去,乡党委将“一线四实”工作法列入干部考评体系,分解考评指标,建立了业绩公示、督查通报、考核奖惩等机制,制定了站办所长及一般干部目标考核责任书。同时,在各村聘请了11名干部考核监督员,加强对重点工作、重要环节干部的监督检查。对在考核中工作不扎实、不胜任及群众反映问题较多、意见较大的干部,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对工作业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干部,年度考核时优先评优、调整后备干部时优先考虑、提拔使用时优先推荐,使干部在基层一线的工作始终置于严格的监督和考评之下,实现了干部在一线锻炼,在一线考评,重一线使用。宏发村村民孙代兄反应,多次要求计生办干部程春林为其办理二孩准生手续,可是程春林多次推脱,后来这种情况反应到乡里主要领导处,乡里立即召开了党委会给予程春林警告处分。收到处分后,程春林立即整改用最短的时间给办好了准生证明。
(扎赉特旗宣传云平台供稿 白玉亮 李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