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常山县坚持虚功实做,实功硬做,唱响群众路线教育的“宣传、连心、服务”三重变奏曲,有效提升群众路线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内宣、外宣同频共振,做强舆论声势。多层次拓展舆论宣传渠道,创设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常山县党建宣传云平台”,上传群众路线教育信息动态、心得体会120条,被中央群众路线网采用信息6条;在浙江在线网站设立链接,在省群众路线网刊发信息22条。同时,做精做细本地宣传,在常山新闻网、常山信息港开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报道,在《今日常山》开设“@来@去”专栏,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深入开展“四问常山干部”大讨论,开设《一把手访谈》特别栏目,在电视台轮播,营造“全员追赶,不当落后者”的浓厚氛围。实名注册教育实践活动官方微博,设立“微动态”、“微聚焦”、“微典型”、“微督导”、“微经验”5个互动栏目,目前官方微博已发布有关信息38条,被转播和评论641余次,被阅读69236余次。选树第一批“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5名,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干有标兵。
联村、联企同频共振,做实连心活动。建立挂联到村制度,要求县管党员领导到联系村蹲点调研不少于3天,走访农户不少于15户;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要走遍所辖村(社区)及困难党员和困难户,联村干部要走遍联系村所有农户。在走亲连心活动中推行“一卡一牌一手册”制度。即发放“连心卡”,将印有联村领导和驻村干部的姓名、职务、电话号码的“连心卡”发放到每户群众,做到一户一卡,一户不漏,目前共发连心卡67480张;挂“结亲牌”,针对项目建设重点户、党员户、创业户、信访户及贫困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2320户,机关党员按照“一对一”帮扶服务机制,每人结对一户,并将附有结对党员信息的“结亲牌”公开悬挂;填写“连心手册”,登记村民资料,完善民情档案,撰写“走亲手记”,收集一批事关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165个,已解决36个。建立企业挂联制度,当好新时期的“店小二”。以企业党建指导员和年轻党员干部为主体,开展“我为企业当‘月嫂’”活动,采取挂职干部收集问题、挂联单位解决问题、县级领导难点问题包案的形式,自下而上为企业破解难题,收集矛盾问题94个,为企业代办手续189项,破解一般问题38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7项。
提效、提速同频共振,做足服务文章。在窗口单位深入开展“擦亮窗口树形象”活动,推行“一笑两立三声一双手”服务规范,安排专人负责大厅自主查询机和LED电子显示屏的日常管理,24个部门常驻窗口均新配老花镜、纸巾等便民设备。为65名窗口工作人员统一制作印有姓名、职务、照片、是否党员等信息的岗位牌,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亮明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形象。开辟“便民服务绿色通道”,实行全程代办代理制,通过“跑腿”便民服务平台,提供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进一步拓宽便民渠道,用跑腿办事的形式跑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提供“快速服务”。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施工图联合审查、工业企业建设工程竣工联合测绘、工业项目联合履约验收实施办法3个联合审批机制,并积极推进工业投资项目模拟审批的1个办法,以完善“3+1”的审批机制,大大提高审批效率。企业从预审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开工阶段由原来的280多天压缩至102天,其中行政审批19天。
(常山县党建宣传云平台供稿 曾榴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