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昆都仑区把“回头看”作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检验,近期对全区665个基层党组织开展第一阶段“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回头看”工作,正视并认真解决第一环节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紧凑开展下一环节活动。
一是全面部署,从头回看。区委教育实践办制定下发《关于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视频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的通知》,从区委办、政府办、督查组和督导联络组中抽调23名专门工作人员组成落实组,通过听、看、查、谈等方式,对69个参学单位“回头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各单位是否存在忙着“向前走”、不愿“回头看”;忙着“赶进度”,不愿“深下去”;或是存在急于“避风头”、“松口气”、“应付了事”或“闯关”等思想,一旦发现,落实组先与单位第一责任人进行约谈,进行整体“补课”,对“补课”不认真、认识仍上不去的单位,区教育实践办与第一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或组织调整。目前各参学单位正在全面组织实施,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为开展第二环节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二是认真梳理,阶段总结。区群教办在对全区参学单位进行日常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落实组的反馈意见,梳理总结阶段性的经验做法予以推广。在学习教育阶段,全区各级党组织充分注重分类导学,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开展不同方式的学习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区委各级主要领导开展讲学198人次,开展专题辅导讲座7场,组织观摩导学9次,区委中心组成员撰写心得体会38篇。各基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逐段逐章地精读、一字一句地细品,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牢牢扎根到头脑中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征求意见阶段,广开言路,区委召开七个层面座谈会,做到“六个突出”谋求“六个变化”,发放民意调查问卷9万5千余张,收集民意3295条,梳理四个层面的84条突出意见,提出初步整改建议;在立行立改中,聚焦“最后一公里”,在全市首家开通“12349”便民服务热线,打造“李书记24小时居民热线”,开设区域性微信群等沟通平台,实现沟通交流“零距离”。推行“双联系”工作机制、启动市民大厅、在街道层面试点运行“民事民意受理日”,实现联系服务“零距离”。率先在全市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探索完善群众来信来访“受理、办理、反馈”机制,实现参与互动“零距离”;紧盯“四风”和民生问题,压缩“三公”经费,区本级接待数量下降47%,清理超标办公用房2400多平方米、超编超标公务用车73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审批程序多、手续繁琐办事难等问题,计划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4项,精简率为74.7%,拟于近期把22项行政审批事项和35项便民服务事项集中到市民大厅统一办理。
三是查漏补缺,及时跟进。5月8日,区委及时召开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次工作调度会,对进一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再研究、再部署。针对“回头看”中发现的个别单位开展活动不平衡、存在畏难情绪、赶时间赶进度、重形式轻内容、瞻前顾后、碍于情面、“一窝蜂”等问题,全部点出点透,要求立时整改。要求所有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坚持学用结合,学用相长,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继续敞开大门征求意见,聚焦“四风”不跑偏,多侧面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向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亮剑”动真格;继续开展窗口服务单位、执法部门专项整治工作,对旧习惯和“潜规则”说不,解决“中梗阻”等问题,落实惠民政策;继续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真正把党的组织建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鲜活工程上,规范班子建设、严肃组织生活、化解社会矛盾,让党旗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认真做好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高质量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切实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认真解决“四风”突出问题,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群众工作本领。
(内蒙古包头市党建云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