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林西县驻村工作队真抓实干促发展惠民生

2014年05月30日16: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林西县落实自治区《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要求,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39个扶贫攻坚重点村派驻驻村工作队,将其作为改进干部作风、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举措。

组合配备好“驻村工作队员”。县委办、组织部、扶贫办、农工部等职能部门,对全县所有村进行了逐一摸排建档,结合近年来领导包村、干部大下乡、机关单位结对帮扶等工作实际,先后几次提名酝酿、调整,并经县委常委会最终确定,选派39支驻村工作队,队员配备实行“4个1”即“1名县处级领导+1名县直机关科级干部+1名“第一书记”+1名工作队员”,对39个重点村实行定点、定人、定责、限时帮扶,实现精准扶贫。同时,重新调整完善其余99个村机关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联系机制,同步开展扶贫攻坚工作。

协助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队积极参与驻村党组织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走村入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既注重发现影响村级发展和谐稳定的全局问题,又关注个别群众的利益诉求。同时,指导参与村级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引导村委会班子成员和其他党员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协助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升广大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满意度。

制定规划好“三年帮扶计划”。一是查准摸实村情民意。驻村干部采取深入田间地头、食宿农家、入户解难题、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了解深化农村改革、民生改善、推进扶贫开发、维护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围绕重点制定帮扶规划。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建设六项任务和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突出增收产业、危房改造、劳动力素质提高三个重点,制定好三年帮扶计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

争取落实好“强农惠农项目”。以实施“六项重点任务”和“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契机,结合帮扶村自然条件、基础优势、特色产业等,优先发展肉羊肉牛养殖、设施农业、林果经济、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增加农民增收致富支点,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各工作队发挥具体协调作用和部门职能优势,协助帮扶村、扶贫对象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并自始至终紧盯各类项目的规划设计、审批实施、工程进度,加强跟进引导和指导,直至发挥作用,见到实效。

谋划开展好“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帮助制定村级党组织整改提高方案,注重建强贫困村“两委”班子,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有效实施“四带四提”工程,积极推进“1+3”党组织设置模式,强化村级组织“两个基础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指导督促村级党组织执行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等基本制度,积极推行村级重大事务“532”工作法,密切联系群众“456”工作法,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培养锻炼好“年轻后备干部”。选派的驻村工作队长都是从县直机关年龄在45岁以内的优秀中青年干部中挑选的,任职期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派驻的地方大部分是相对贫穷、落后的村,工作和生活条件差,情况复杂。通过驻村工作实践,让年轻干部进一步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锻炼一批干部,储备一批干部,使用一批干部的目的。

督查考核好“驻村工作队工作”。一是完善民情调研制度。驻村工作队员在两年任职期内,至少驻村1年,并把听取意见建议情况、工作开展情况以《民情日记》的形式做好详实记录,作为开展指导驻村工作和年度考核、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督导检查制度。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查、跟踪督查、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定点帮扶单位领导重视情况、干部驻村情况、工作措施落实情况以及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三是完善考评奖惩制度。采取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驻村工作队员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群众满意、工作突出、考核优秀的队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完成任务不好、活动没有取得效果或效果不明显的工作队,责令进行限期整改。对工作期间出现违反财经纪律和纪检有关规定的行为,撤换工作队员并追究责任。

分享到:
(责编:秦华、权娟)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