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认真贯彻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文件精神,精心谋划部署,做好“六个到位”确保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顺利推进。
重心转移到位。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中广泛宣传学习动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确保深刻把握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内在要求,坚持把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作为工作重心,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统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使服务成为鲜明主题,在服务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规划部署到位。科学制定《鹤庆县关于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鹤庆县2014—2016年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规划》、《鹤庆县2014—2016年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规划》“一意见两规划”,锁定“八有”服务目标、构建“四级”服务体系、健全“三联”服务机制、落实“三化”服务要求、采取“八项”措施,对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作出统一部署,确保l年布局突破、2年全面铺开、3年显著成效。
组织培训到位。采取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常务书记培训班、给基层党组织制作发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知识培训PPT课件等方式,在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广大党员中强化了基层服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知识的学习培训,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准确掌握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内在要求和工作措施,为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好理论基础。
规范设置到位。坚持“照章办事、立足实际、便于管理”的原则,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和服务,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有利于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及时将行政村党支部全部改设为党总支,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原则上设立党支部,居住比较集中的自然村下设几个村民小组的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村民小组就近就便联合组建党支部,不断建强服务基础。
经费保障到位。一是健全完善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机制。从2014年1月起,行政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每人每月达1800元,正职每人每月达1700元,副职每人每月达1650元;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正职达每人每月达1950元、副职每人每月达1900元。给予在职村“两委”干部正职500元、副职400元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助、给予在职社区干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县财政补助。从2013年6月起,按“两委”副职标准给予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岗位补贴。建立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每月100元补贴和村(居)民小组长“月基础100元+所管辖户每户2元”的补助制度。二是健全完善村组干部激励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将全县70岁以上的农村党员全部纳入补助对象,建立困难党员、村组干部临时救助制度,每年安排1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帮扶救助由于重病、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致贫的困难党员、困难老村干部,体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建立正常离任村干部的补偿机制,给予2013年村“两委”换届68名离任村干部一次性补助63.97万元。补助第一届鹤庆县村干部成人教育农村行政管理大专班33名学员9.9万元学费,减轻村干部经济压力,鼓励村干部接受教育提升素质。开展村(社区)干部考核评议工作,按人均1200元标准将考核奖励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按考核评议等次兑现2014年考核为优秀73人、称职290人、基本称职10人374708元奖金。三是健全完善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给予每年每个乡镇党委15万元、每个社区5万元、每个行政村3万元、每个村(居)民小组1000元的工作经费,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每月100元的薪酬待遇保障制度。积极推行“红色信贷”,给予“红色信贷”借款人首年贷款利率3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认真落实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建设项目经费。
资源统筹到位。统筹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一事一议奖补、村容村貌整治等资源,盘活项目资金,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量力而行,扎实推进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统筹盘活闲置资产、资金、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统筹城乡资源,建立县级机关事业单位直接联系服务挂村包组联户责任体系,积极推广“干群心连心”活动经验,坚持落实“民心工程”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大力推广龙开口镇“五得”工作法。进一步规范拓展政务服务和民事代办工作,积极推进“红色股份“试点和“红色信贷”工作。注重发挥党组织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作用,形成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强大合力。
(云南大理党建云平台供稿——李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