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浙江龙游:积极构建以群众为核心的“五水共治”工作机制

2014年05月29日10: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浙江省龙游县坚持领导带头,群众参与,将“五水共治”工作成果作为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试金石,创建以群众为核心的治水机制,确保治水行动在群众参与、实践和作为中取得实效、长效。目前,龙游县15个乡镇(街道)共有10万余名干群参加开展“双百双千双万”治水先锋行动等系列活动。

构建群众积极参与的决策机制。真心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邀请专家把脉问诊,最大限度凝聚民智,调动激发普通群众参与研究、部署和决策“五水共治”活动,共建美丽龙游。一是邀村民参谋议事。开展“我为‘五水共治’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广大企业职工为企业在节能、减排、降耗、控污等方面想对策、出实招。以“基层走亲连心”、“文化礼堂话治水”为载体,邀请村民围绕治水给村“两委”班子献策献计,并将村民治水愿景统一梳理汇总至县“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考虑。同时,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立足实际,制定两至三个“作战图”供村民选择,经村民大会初步讨论通过后,将方案进行公示,实现“挂图作战”。二是请专家咨询把脉。整合县科普讲师团、县级学会、乡镇(街道)科协三方力量,通过科普画廊、科普展板、科普挂图、科普电影等形式,普及科学治水知识。引入社会治水专家、人才,组建成立“五水共治”公益联盟,搭建全民参与的治水平台。联盟所聘请的“技术顾问”通过现场勘查,制作污水设计图纸、提交治理参考方案等方式,充分发挥专业才智参与治水,为科学决策做好“问诊把脉”。三是借他山之石攻玉。利用春节返乡契机,通过组织新春看河团、上门走访等方式向返乡的龙商和寓外人士发出“助力龙游‘五水共治’”倡议书号召其献计献策,全力支持县委县政府“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同时加强沟通交流,在互动中吸取外地好的治水经验,借鉴外地治水优秀做法,做到触类旁通,为我所用,从而立足龙游县情科学制定县域治水计划和方案,实现统筹治水,少走弯路,有效增强治水行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构建群众积极实践的推进机制。广泛发动龙商浙商、义工、妇女等社会各界为“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出资出力、献计献策,切实变“单兵作战”为“全民参战”。一是百名“河长”返家乡。对接省工商联在横山镇先行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试点,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异地“双会”等平台鼓励龙商支持家乡治水事业。结合认领“微心愿”希望主题季活动,目前,已有娃哈哈集团等7家知名民营企业与横山镇签订结对协议,74位在外龙商和寓外人士回乡当名誉“河长”,认领河段、水塘112段(口);65家两新组织示范点党员青年参与认养企业林、青年林,近100座山塘水库被认建、认养;募集专项捐款79万元。二是千名“义工”清河道。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社区护绿、进河道护水、进交通要道护畅、进乡村护净“四进四护”义工服务行动。鼓励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双百双千双万”治水先锋行动,共清理灵山江、莲湖溪等15条溪(渠)河道36公里。积极开展“学雷锋、当义工”助推“五水共治”、“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护水小义工”等学雷锋月主题活动,发动230余名志愿者组成11支义工队伍,上街发放护水倡议书1500余份,清理灵山江沿岸等卫生死角70余处。积极开展“红领巾保护母亲河”主题队课,组织少先队员学习宣传惜水节水护水知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三是万名“妇女”学贺田。结合“洁净家庭”、“美丽家庭”、“美丽庭院”评比,开展“万名妇女进党校学贺田”活动,培训发动城乡妇女带头做好“门前三包”、垃圾分类处理、定时定点投放等工作。举办“创建平安家庭,推进五水共治”千人签名现场会,开展“五水共治巾帼行”活动,16个机关巾帼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农村清洁美化环境卫生,带动2200余名妇女参与“保护母亲河”、“百个机关洁百溪(渠)”等活动;38个机关部门妇委会结对联系132个行政村,参与联系村贺田模式复制工作考核评分,推进互看互评互学,指导复制创建工作。

构建群众积极作为的监督机制。集合群众力量,发挥集体力量,积极构建全民监督机制,由群众评判治水效果,让群众满意不满意成为检验“五水共治”成效的标准。一是强化舆论媒体监督。在18个文化礼堂组织“八个一”活动,并在91个重点村开展“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主题巡演,形成“五水共治,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制订“五水共治”文明公约,以倡议书、短信、微信、微博等形式进行播发,引导广大市民摈弃沿河抛洒、乱扔乱丢等陋习。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组成联合采访小组,落实专职记者开展明察暗访。开辟“我是河长”、“走走亲心连心”、“生态指导员日记”节目专栏,集中深挖曝光灵山江、衢江等河道存在的“黑、臭、脏”等问题,目前已推出监督报道20余篇。二是开展乡风评议活动。深入开展以“人人参与护水治水,户户争创洁净家庭,村村共创生态家园”为主题开展乡风评议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抵制不良风气,校正不文明行为,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截至目前,全县共评选了县级“绿色家庭”50余户、“美丽庭院”60户,各级“美丽家庭”530余户、“清洁家庭”8680余户。三是招募义务监督员。15个乡镇(街道)从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体中聘请河道义务“监督员”、“塘长保洁员”,明确监督员、保洁员“三员”(宣传员、信息员、督查员)职责,向周边群众进行河道、水塘保护宣传,每周对河道水质变化、违法排污、河道日常保洁管理等情况进行巡查监督,及时发现反馈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全效推动河道、水塘环境治理。现有河道义务监督员37名,水塘保洁员60余名,开展义务巡查215余次,发现整改问题27个。

(浙江省龙游县党建云平台供稿  龙群轩)

分享到:
(责编:高巍、权娟)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