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市县传真

联系群众“零距离” 服务群众“零公里” 沟通群众“零缝隙”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加快实施行政审批绿色行动

自选动作见真功 围着“为民”转 盯着“惠民”干

2014年05月28日17: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沟通群众的桥梁、阳光政务的平台、政府形象的窗口”。 2152平方米的办事大厅,32个行政部门的150名工作人员,每天紧张、有序、高效地为乌市的企业和百姓亲情服务, 被投资者和广大群众誉为廉洁高效的“政务超市”。运行的2900多个日子的乌市行政审批中心,如今已成为乌市市区的一座地标,更成为当地群众的贴心服务驿站。

阳光“超市”,百姓办事“零障碍”

3月26日下午临近下班时,家住阿尔山的胡先生来到地税窗口办理缴税业务,但是按照规定地税窗口已经到了停办收费业务的时间。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乌市纪委监察局行政效能投诉室负责人李冰,立即与市地税局联系,本着高效为民的原则,及时调整了办理时间,打破常规为他办理了业务。随后,地税局立即着手完善管理制度,调整了业务受理时间,实现了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职能、作风如何与之相适应,成了一个大问题,曾几何时,群众对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反映日益强烈。乌市委、政府审时度势,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8年7月,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应运而生。一个个机制的保障,实现了便民服务的无缝对接,创建了“阳光服务”品牌:乌市纪检监察部门常驻大厅,制定《乌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规范》、《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文件制度,开展 “红旗窗口”和“党员示范岗”评选活动,利用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电子监察工作平台、效能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现在乌市32个部门的199项进入服务大厅,自运行以来,平均每天接待服务对象200多人,共高效办理各类审批项目20余万件,办结率100%,被群众形象地称为“阳光超市”。

“瘦身”审批,百姓办事“零推诿”

4月14日上午,打算在乌市开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王林匆匆来到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商服务窗口,领取了该企业的营业执照。他说:“原以为几天才能办理,没想到不到十分钟就办好了,行政服务中心真是处处为我们企业主着想。”像这样的事,在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屡见不鲜。

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综合执法局当即办结户外广告牌匾设置手续,质监局当即办结组织机构代码证,公安局半天办结临时身份证……

一切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淡化“管理”色彩的同时也突出了“服务”这一理念,注重提升“乌市速度”。乌市对所有进厅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职权目录进行调整,对办事流程进行清理和优化,绘制了规范审批流程图,把每个事项的规范流程固化到行政审批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确保审批工作严格按照固化流程规范运行。同时,狠抓限时办结制度的执行,凡是进入行政审批中心的项目办结时限在原有的时限的基础上压缩40%,部分窗口单位还进行了再压缩。目前,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限时办结率达到了50%以上。

特色便民,百姓办事“零积压”

近日,乌市房产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到盖亚花园为业主办理产权进户,两天共办理100余户。

“要是自己去办这个业务,跑腿、排队不用说,还得抽出专门的时间。”盖亚花园项目销售部陈经理告诉记者。

盖亚花园业主们享受到的便利得益于乌市房产交易中心推出的“上门服务”机制。“我们中心仅2013年就办理业务近5万余件,办件高峰期每天要办200件。推出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机制后,像盖亚花园这样的开发企业可以电话预约集中办理时间,错开窗口业务最忙的高峰期。”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是中心推出的便民服务的一种,为让办事群众做到少跑腿、多办事、好办事、快办事,享受到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自成立以来,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千方百计做足特色便民服务文章。

(内蒙古乌兰浩特党建云平台供稿——张立新)

分享到:
(责编:权娟、秦华)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