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市江津区嘉平镇卫生院从基础、技术、管理和服务着手,采取“三强三控三送”措施,进一步优化病人就诊“内圈循环”机制,把省时、省钱等“四大行动”的显性利益变成病人的“口袋实惠”。
三强:一是强基础,挤出资金改善诊疗环境。在医院资金异常短缺的情况下,自筹10万元改瓶装氧为中心供氧,投入4万元将住院病床全部更换为新床,投入1.5万元将医务人员工作服全部更换为新工作服,投入3万元将病房台式电视更换为壁挂电视。让山区病人最大限度地享受温馨的住院环境。二是强水平,挤出人才送出去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采取骨干顶岗顶班、医护人员打组合的方式,挤出4名年轻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培训。三是强压力,挤出时间实现服务“加速跑”。卫生院体量小、人员少、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与发达地区比什么都比不起,唯一可比的是服务。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医院制定了严厉的作息制度,所有医护人员非特殊情况请假同意不得离开医院、脱离服务圈子,不分白天黑夜、节假日顶着高强度的压力围着病人转,用腿勤、嘴勤、手勤营造“加速服务”。3月以来,护士长黎友先放下不满3岁的儿子,领着手下仅有的两个护士“兵”,平均每天都要细心呵护30多个病人,经常熬更守夜,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在镇委领导谈心时,当场以泪洗面“医院只有3个护士,今年病人比以往哪一年都多,我们不苦不累服务肯定跟不上,……,唯一心痛的是我的儿子,每次在电话那头喊‘妈妈’的时候,我都一阵揪心的痛。”
三控:一是控制滥施查。将住院病人辅助检查施检情况纳入病历综合评审内容,凡发现辅助检查项目超出卫生部制定的常规项目范围或与诊断病种不相干的,按每例50元的标准扣发开单医生的绩效工资。二是控制滥用药。对抗生素实行限购限用,在基药平台网上采购抗生素时由药事委员会集体商定,采购量以前三月均数为限,不超量采购;在抗生素使用上,区分不同的病情进行严格控制,当用则用不乱用。将住院病人合理用药情况纳入病历评审,对不规范用药病历每份扣款50元。三是控制人均费用。人均住院费用严格控制在1900元以下,药品收入比例控制在总收入38%以内,并与医生绩效挂钩,每超出1个百分点扣发经治医生500元绩效工资 。今年1-5月,全院抗生素采购量17.2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7%,抗生素使用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6.1%,与去年同期相比群众减少医药费用支出12万余元。
三送:一是送“政策”。与镇委、镇政府协商,将基本药物、基本公共卫生、医院优惠、急诊急救、骨干医护人员等政策信息编入7000册《嘉平镇惠民政策导读》,以户为单位发放到群众家中,现已发放5000册,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全面了解卫生政策信息。二是送名片。探索建立“家庭医生网络询诊”服务系统,将临床骨干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的姓名、主诊范围、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印制成“服务名片”,发放给病人和家属,24小时为群众开通咨询问诊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医生护士的远程诊疗服务,避免小毛病跑医院。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方案。三是送服务。以村民聚居点为单位确定17个临时医疗点,组织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联合开展“大人湾”巡回医疗卫生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10场活动,义诊群众772人次,免费开展公共卫生服务1530人,现场接入住院治疗15人。
通过“三强三控三送”活动,医院的内吸力明显增强,病人明显增多,综合满意度明显提高,而医院利润的“干货”却明显下降。1-5月住院人次达656人次(同比增长52.9%)、门诊4299人次(同比增长50.2%),住院、门诊次均费用分别为1885.18元、52元(同比分别下降4.7%、8.0%),病人综合满意度达98.3%(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江津党建之窗云平台供稿 刘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