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西藏南木林县:"十抓十推十促"确保“两不误 两促进 两丰收”

2014年05月26日18: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南木林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原则,取得了十个方面的阶段性工作成效。

抓学习教育,推理论提升,促思想统一。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召开专题讲座、观看红色电影、大讨论、工作例会、邀请讲师授课等形式,在全县内掀起学习的热潮,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分析、探索、实践的能力。一是专题授课学。邀请地委党校教师专题授课3期,主要针对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总要求、目标任务等,分析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使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二是突出重点学。针对南木林县寺庙、僧尼多的特点,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知识为重点,加强国家关于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三是参观交流学。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60余名到典型乡镇、单位进行交流学习,通过找差距、明方向、谈体会,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使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思想觉悟进一步加强、团结力进一步凸显、干事创业的决心进一步坚定,思想进一步统一,凝聚起推动全县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

抓调查研究,推科学发展,促经济增长。一是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督促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县级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书记,扎实做好联系点工作,并向所在单位党支部定期通过书面报告情况,努力把联系点建成教育实践活动的示范点,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联系点457对,实现了县、乡镇、村、学校、寺庙全覆盖。县级干部深入联系点开展工作90余次。二是把联系点建成科学发展的突破点。整合区、地、县三级驻村工作队、援藏投入、扶贫投入等,结合县处级干部自身分管领域、人脉资源、国家投资、重点项目等多元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县规划了“四区、两带、五大产业链的经济发展布局,切实把联系点建成科学发展的突破点。三是把联系点建成推动经济发展增长点。以艾玛土豆种植、藏青2000推广,矿产开发、旅游规划、劳务基地培育、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建设和发改、交通、水利和林业等计划4.5亿元的项目建设为依托,各县级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县委群组办制定的工作制度,深入基层、深挖资源、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发展方式、民生工程、多经收入、劳务输出、流动党员外出务工、村企联建、村矿共建等情况的深入了解,党委部门从组织建设方面撰写调研报告、政府部门从经济发展方向撰写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原始依据,推动全县经济的增长。截至目前,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完成6.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以上,完成1361万元,力争达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完成4.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达到5200元的预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抓查摆问题,推作风建设,促工作效率。一是坚持标准查。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集体议的形式,深入查摆“四风”“两问题”“一薄弱”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现实表现。三是坚持群众参与。结合驻村、驻寺、县级领导“六个一”联系点制度,组织群众代表、特邀监督员代表、离退休人员代表、群团代表、非公经济代表、宗教界人士代表等十多个领域代表,开展对县四大班子、检法两院、民宗、寺管会和33名县级领导干部意见的征集,保证征求意见面广、真实。三是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按照“真开门、开大门、全过程开门”的原则,组织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四风”、“两问题”、“一薄弱”入手,对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照党章、对照作风建设要求、对照各族群众期盼,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查摆出的问题,不等不拖、立说立行,采取措施、马上整改。让群众真正看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截至目前,发放群众问卷调查表5000余份;经过全面梳理和归纳汇总,共征求到12个方面的意见建议5456条,整理汇总135条,涉及分管县级领导干部解释说明的意见建议12条。

抓走村入户,推网络建设,促和谐稳定。一是建立网格化服务群众模式。为将农牧区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将各村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从农牧民党员推选出政治坚定、德高望重、致富有方、群众公认的党员核心户,负责联系服务农牧民群众,形成网格化、无缝隙、全覆盖的群众服务模式。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维稳联动网络。县成立维稳一线指挥部,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带班责任制,乡一级成立快速反应应急队伍,村一级设立维稳信息员,保证了维稳工作信息反馈及时,政令落实畅通。三是建立矛盾纠纷调处网络。成立县矛盾纠纷调处委员会,在各乡镇成立矛盾纠纷调处室,村级设立调解员,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切实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从源头上化解群体性上访、群体性闹事等问题。

抓示范带头,推资源发挥,促基地建设。一是书记带头示范抓。县委书记巴桑多吉同志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按照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的要求,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建设高原特色产业基地县同谋划、同部署,通过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孜东铜器,做大做强艾玛土豆产业。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打造彰显湘巴文化特色的南木林县宗山文化广场,接通南木林至纳木措的旅游线路,使南木林县成为旅游目的地。在全县营造出“围绕发展抓活动、抓好活动促发展”的浓郁氛围。二是县级领导协调抓。各县级领导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实际,以领导示范带头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利用南木林县艾玛土豆知名度高、草场面积大、交通便利的优势,以艾玛土豆标准化生产、“藏青2000型”推广种植和浩鸢牛羊屠宰场为契机,大力发展农牧业;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丰富优势,做好矿产规范探采工作,力争普桑果多金属矿和朗龙拉铅锌矿今年进入实质性开采;以两江四河生态建设为契机,以建设生态南木林为目标,着力打造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目前,落实资金3615.84万元,雇佣民工5500余人次,投入装载机700台次、挖掘机1500余台次、车辆400余台次,落实造林任务50万余株。三是乡镇领导具体抓。卡孜乡以特有的区位优势,重点做好卡孜乡小城镇建设;艾玛乡重点做好人工种植饲草配套、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造林配套建设、土豆保鲜冷藏存储(二期)建设等项目,项目将于今年年底竣工。目前落实资金2150万元,搬迁6户、23人,通过县、乡两级主要领导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既亲自组织活动开展,又坚持统筹兼顾,为建设高原特色产业基地县树立了标杆、把握了方向。

抓组织建设,推基层牢固,促党建时代化。一是强化基层组织晋位升级。按照中央,区、地党委关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要求和区党委的有关部署,认真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进行调查摸底,找出问题、剖析原因,研究制定整顿方案,狠抓措施落实,既解决表象问题,更解决深层问题。今年以来,已完成全县280个基层党组织的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工作,并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台帐,对146个村居支部进行排队。二是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通过常态开展整改提高,注重增强凝聚力、深化党建品牌内涵,注重增强带动力、注重增强向心力、开展村班子成员考核,注重增强服务力、扎实开展军地联建,注重增强战斗力、持续发展村级经济,注重增强保障力、加快规范化建设步伐,注重增强影响力、开展薄弱村居成员轮训,注重增强提升力、深化“第一书记”工作法,注重增强推介力、加强组织队伍建设,集中聚焦一薄弱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维护稳定的坚固磐石。近期,将对471名村居党支部班子成员考核结果在群众中进行公开,为村“两委”换届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搭建贫困党员致富平台。建设党员创业培训基地,建立了藏鸡养殖等6个大学生创业基地,为贫困党员致富提供平台。着力夯实“六心”工程,今年以来,开展各类走访慰问657次,投入慰问资金12.5万元,预计脱贫30人。四是强化流动党员管理。针对南木林县党员外出打工人员多的特点,县委组织部专门设立了流动党员热线电话等联系平台,并加强外出打工人员组织化建设,建设流动党支部和党员联系卡,不仅加强了流动党员管理,而且为他们外出联系劳务输出业务提供了信誉平台,为100名流动党员建立档案,各级基层党组织针对流动党员走访调研20多次、慰问153次、使用资金10.5万元。五是实施“九个一”工作法。开展好一次专题培训、每月开展一次学习讨论、每月开展一次民情调研,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建立一项代办制度、建强一支队伍、参加一次学习讨论、每月进行一次抽查、制定一套发展党员流程、每月看一次具有教育和发展意义的电影,切实将基层组织“一薄弱”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抓宗旨意识,推服务群众,促民生改善。一是推进学习型、服务型队伍建设。通过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二是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推进民生工作。着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夯实义务教育基础,力争使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9.8%,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毕业合格率达到100%,学前教育入园率达40%;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重点抓好新型合作医疗,力争新型合作医疗户参率和人参率均达100%;加大交通、水利投入力度,使便民出行里程和水利渠纽增加20%以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紧编制完成五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三是落实政策扶持、强化就业工作。对新充实到基层,尚缺乏严格党内生活锻炼和缺乏群众工作经验的年轻同志,应使参加活动成为他们素质和能力提高的新起点。重在使他们学会如何做群众工作,既要与群众保持经常性密切联系,认真履行为群众服务的职责,积极创造条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加快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抓建章立制,推制度完善,促常态长效。一是坚持制度建立与日常工作相结合。认真梳理现有制度和修订完善老制度,研究出台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的规章制度,已建立了县委工作制度,信息督查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细则,公务接待管理制度,科级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干部日常管理台帐,“六心”工程结对帮扶制度,九个一村居党建工作法制度,党建基础知识考核,党建目标责任工作考核制度,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警用车辆专项整治等制度,部分联系群众的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完善。二是坚持制度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对机关管理模式、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制度进行梳理,增强各项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建立健全了理论学习、精文减会、坚守岗位、公开承诺、赴基层联系点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干部日常管理、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公务接待、责任追究等制度,有效促进了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坚持制度建设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建立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了《南木林县级领导“六个一”联系点制度》;通过开展“三知、四清、五帮、六送”活动,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通过自治区督导组督导反馈情况,制定了《中共南木林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5月7日区党委督导二组督导反馈情况的整改方案》。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全县教育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抓氛围引导,推声势营造,促深入人心。一是社会面宣传树导向。紧紧结合本单位、乡镇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电子屏等载体开设相关专题专栏,集中反映活动开展情况、主要措施、好的经验做法以及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浓厚氛围。全县制作板报201期,张贴宣传标语1864条,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闻稿件12篇,在西藏日报发表新闻报道5篇,在地区电视台播出18篇和日喀则报社新闻发表29篇,在县电视台播出193条,进一步宣传了南木林,提高了南木林县的知名度。二是理论宣传提认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我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情况新经验,撰写心得体会、观后感99篇;各乡镇、各部门集中学习1072次、自学1608次撰写心得体会、观后感1809篇。三是标语宣传造声势。在南艾路、甲岗路、湘河北路、县一桥、二桥等醒目地段,中心街道、重要路口设置专题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同时,各乡镇在乡镇驻地、村居党支部、农牧民群众活动中心地,张贴手写标语、制作宣传栏等形式,为实践活动宣传了造势,各级各部门制作专题宣传栏51幅,张贴各类宣传标语155张。四是云平台宣传扩影响。大胆创新,在全国党建云平台上建立南木林县委党建云平台,拓宽了宣传渠道,扩大了氛围引导,有10余篇信息、动态被人民网、西藏日报、区、地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委门户网站采用并发布。

抓政策支持,推项目落实,促援藏科学。一是科学运用援藏政策。用政策推动重大项目的落实,以政策支持促进工作,切实把干部、人才和智力援藏工作经验总结好、宣传好,不断完善援藏干部的教育管理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健全智力援藏的资金投入机制,不断提高干部人才援藏工作科学化水平。二是科学规划援藏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山东省潍坊市对口支援南木林县的资源优势,把握国家对口支援各项优势政策,以援藏资金为杠杆,大力整合国家投资、社会闲散资金等,按照山东援藏“11255”援藏工作思路,广泛调研、科学谋划,确定了南木林县“突出改善民生和增强造血功能两个重点领域,着力打‘造一线三片’”的援藏工作思路。三是科学推动援藏重点项目。援藏资金投入5340万元职业学校、标准卫生院、203省道(县城段)路域综合治理、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人工生态造林配套建设、人工种植饲草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青稞高产试验田配套项目、土恒温保鲜库(二期)建设项目,目前,所有援藏项目已全部开工。

(中共南木林县委党建云平台供稿  子昂)

分享到:
(责编:高巍、权娟)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