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山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走访下访大接访"四化四促"解民忧

2014年05月23日09: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深得到基层才能察得到民情,放得下身段才能走得近群众,办得了实事才能赢得到民心。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山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完善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用务实作风为百姓的问题困难探索求解,用真情服务为群众的幸福安康铺路搭桥,通过走访、下访、大接访,逐步形成“四化四促”解民忧、干部群众“面对面”的长效机制。

领导干部大接访,化民怨、促维稳、清积案。临港区建立区领导包案机制、接访机制和信访化解公示制度,以理服人化解民难民怨,依法依规清理信访积案,限时结案促进信访维稳。梳理出22个信访积案,确定11名区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扶2个信访案件,并专门制定了严密的信访积案化解流程和办理制度,逐步形成了根据案情定方案、深入实地做调研、联系本人找症结、限时办结求实效的信访积案化解“四步法”。同时,临港区实行区领导轮流坐班大接访,以每月31天计算,对31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全面排班,并设置领导接访公示栏和推进情况公示栏,将领导职务、责任分工、分管领域、接访时间、接访地点、推进情况都“晒”在了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联系。临港区还针对接访情况及时建立信访台账,跟踪信访办理情况,推动信访办理进度。截止目前,22个信访积案已化解了12个,区领导日常接访已达36件,并全部妥善解决。今年以来,上访量逐步稳定,没有产生越级上访。

联系群众大走访,化隔阂、促和谐、增感情。临港区以全区干部“服务群众、再当好例”实践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察民情、听民声大走访,按照“干一次农家活、办一件民心事、吃一顿农家饭、进行一次换位思考”的“四个一”要求,全区1052名联系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和群众拉家常、谈农事、话发展,了解群众需求诉求、倾听百姓所期所盼。联系干部用信任融化了壁垒,用沟通消除了隔阂,用办实事办好事的务实作风增进了党群干群之间的感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截止目前,共联系5.8万户,近20万群众,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无缝隙、全覆盖,征集关于基础设施配套、民生保障、农村环境治理、文化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诉求1611条,解决合理诉求1456条,群众满意度达96%。

深入基层大下访,化顽疾、促整改、破“四风”。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临港区分四个层次,深入开展蹲点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每位区领导到联系的镇、村、企业调查研究,通过个别访谈、座谈、走访群众、填写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征求区领导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部门负责人到基层站、所开展调研,征求基层单位对上级领导部门的意见建议、工作中的问题困难、主管部门领导班子及站所联络员存在的四风问题;执法执纪部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通过并通过设置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电话抽查等形式征求服务对象意见,查找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普通党员通过入户走访征求基层群众对所属部门、村“两委”班子及个人的意见。截至目前,全区共梳理出意见建议103项,查摆出“四风”问题31项,已整改完成的有12项。随着诟病顽疾的化解,“四风”之害的破除,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进一步树立。

“马上就办”重来访,化矛盾、促民和、解心结。“面对面”服务固然亲切,然而为民热线却因其方便快捷在服务群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临港区用“三条电话线”接连起了民心民声。“12345”服务找政府,临港区专门成立了“12345”办公室,负责接听群众来电,调查投诉问题、提供便民服务;开设“行政效能”投诉电话,针对区直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开设“马上就办”服务热线,及时办理群众反映的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作风和服务问题。今年以来,已接受电话来访1000多个,化解各类矛盾580个,解开了群众心结,促进了政通民和。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建云平台供稿  石 静 杨学芳)

分享到:
(责编:高巍、权娟)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