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各镇(街道)在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树服务之旨、做为民之事,为全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筑好基、架好桥、平好路。
深入学习筑牢思想基础。把抓好学习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的先手,在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上不打折,在学习形式和学习载体上求实效。一是突出领导示范。抓住班子这个“龙头“的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凤翔街道建立了领导帮学制度,组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到挂钩社区和单位上专题辅导课、上党课共19场次。二是突出典型引领。注重“向身边人身边事学习”,如隆都镇、澄华街道分别开展了“学习许士杰精神”和学习澄海商人诚信经营、澄华派出所为民服务的事迹的活动,有效增强学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三是突出学用结合。以调研式学习增强学习深度。溪南镇以创建“社会管理和谐镇”、“环境美好文明镇”和“基层组织建设活力镇”为题,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分别领题、解题、破题,在实践中提升学习效果。
转变作风架起便民之桥。把聚焦“四风”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抓手,切实转变作风,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一是听好群众意见。畅通渠道,让群众当好工作的监督员和评判员。莲华镇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三请进三走出三畅通”的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搭好服务平台。通过不断优化创新方法方式,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效能。盐鸿镇率先完成了村级便民服务点的全覆盖,为基层群众办事提供了快捷高效的便利平台。三是改好不良作风。广益街道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修改完善机关绩效考核办法和机关管理制度,将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工作不落实、服务不主动等问题列入常态化管理范围,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
把准民脉践行为民宗旨。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推手,边学边查边改,使活动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有机地统一起来。如东里镇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整改要求最迫切的突出问题入手,列出10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民生实事,让群众有看得见的“幸福”;莲下镇紧贴“为民”这个核心,致力实施“民生、民安、便民、富民”四项工程,以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上华镇以创建“省级生态示范村镇”为载体,实施“绿美上华”创建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生态环境问题;莲上镇结合本地产业特色,联合农业等部门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提供技术服务平台,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中碰到的问题。
(广东澄海党建云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