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沂市积极建立健全“五项为民机制”,将群众路线贯穿到每个干部的日常工作中。
坚持“进百姓门”,健全了解民情机制。做到“二深三到”,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困难群体多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实现接地气、通下情。各党支部开展以“进社保对象门、暖社保对象心、听社保对象言”为主题的访贫问苦活动,到养老院、荣军院、儿童福利院以及困难群众家中走访,倾听他们对社保工作的期盼。新沂市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划分为乡、村、组三级网格,市里的处级领导负责包乡镇,市直单位负责人和乡镇班子成员负责包村,市直单位干部和乡镇干部、党员负责户。要求领导干部下基层驻点调研时间累计不能少于30天,召开座谈会不能少于2次,并要记好调研笔记,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每位下基层的领导干部要向联系点发放联系卡,对所联系村(社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进行走访,走访群众累计不能少于10户。目前,新沂市镇两级360名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551个,各镇对这项工作又进行了细化。瓦窑镇把辖区内村、组、户网格化,划分了12个一级村网格、75个二级组网格、8799个三级户网格,推动全镇40个党支部、1000多名党员干部真正沉下去,织成了一张覆盖村组户的大服务网。所有党员干部,都能在这张网格中找到自己独属的“坐标”, 实行“点对点”服务。从而将服务群众延伸至社会肌体的最末梢,使得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焕发出蓬勃生机。
坚持“纳百姓谏”,健全集中民智机制。充分吸收借鉴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及时推广经验做法,确保社会保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新沂市委书记赵立群走遍全市250多个村庄,不和镇村干部打招呼,到村里和群众直接交谈,发现农村的发展一个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问题,一个是村集体组织如何增加凝聚力,更好为村民服务的问题。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3月份正式出台《关于实施村级科学发展“三增三强”工程的意见》,以“班子增活力、集体增资产、群众增收入,基础设施强、服务阵地强、民主管理强”为工作目标,改变原有帮扶机制,鼓励各村用市场杠杆,整合配置各类资金资源(包括扶贫、开发、自筹及捐赠等),采取盘活存量资产、建设标准厂房、发展合作经济、组建实业公司、发展服务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
坚持“释百姓惑”,健全引导民意机制。针对社会保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如在医改、新农保等重大政策出台时,积极参与各项宣传工作,参与编写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手册》等宣传资料。经济适应房为让真正困难家庭受益,新沂听取群众意见推行联席办公制度、“四审四公示”制度、联络员联系制度、诚信保证金制度,通过电脑摇号选房,房源公开分配。“申报家庭需先缴诚信保证金5000元,并签署诚信承诺书。而后由审核团逐一审查,对虚假申报、隐瞒家庭收入的,没收保证金并取消申购资格,5年内不再纳入保障。”在严格的审查制度面前,先后有265户自动放弃申购;11户违规申报者被取消申购资格。
坚持“理百姓财”,健全珍惜民力机制。珍惜财政资金的一分一厘,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政监督,向规范管理要安全、向绩效管理要效益。按照“每一项专项资金都要有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不断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专项资金分配所依据的因素及其权重公开,增强透明度。改革财政投入方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实行财政资金“以奖代补”,调动部门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解百姓难”,健全化解民困机制。一方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改革发展。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等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另一方面,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今年3月14日,桥口小学袁照晖小同学给市委书记赵立群写信反映校舍拥挤问题,赵立群经过现场调查走访后,批示:“袁照晖同学所反映的问题具有代表性。请分管市长组织市教育局、相关镇、街道、部门,针对全市小学教室紧张、学生超员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尽快解决。”随后,赵立群专题调研了全市学校建设等问题。3月27日,有关部门将此事列为2014年为民办事工程之一,目前有关学校的扩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今年启动14个学校新建项目,再建7所小学、16所公办幼儿园。
(江苏新沂党建云平台供稿 满东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