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焦裕禄的“为政之道”

张兴军

2014年05月14日08:24  来源:北京日报

作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县域治理最大的特点是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回望50年前,焦裕禄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为政之道”,从铁腕反腐败到拍板做决策,从多方协调推进工作到鼓舞士气带好队伍,点滴往事透露出的圆融与求实、智慧与胆略,对今天的干部们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铁腕反腐

有一次,兰考县检察院工作人员在下乡检查中,发现一名生产队长“贪污自肥”,原来该队长利用职务之便,偷了1.2万块砖、9000片瓦、32棵树盖了3间瓦房。此外,还偷了920斤麦种。当时正值灾荒之年,粮食产量和社员收入都非常低,此事无疑加剧了群众的生活困难。

接到情况反映后,焦裕禄对此做了长长的批示,称之为“天灾之外的人祸”。在河南省档案馆,至今存有当年手稿:“……这样的坏党员在群众生活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贪污盗窃发了大财……不立即严肃处理绳以党纪国法,是不能挽回影响的,不能平民愤的……”

尽管纸页泛黄笔迹模糊,但字里行间的震怒与决心,仍能穿透岁月,直抵人心。

敢于从实际出发拍板决策

铁腕反腐之外,面对兰考严峻灾情的考验,关键时刻焦裕禄还敢于从实际出发拍板决策。

时任兰考县委宣传干事的刘俊生介绍,因为逃荒的人太多,为了刺激生产积极性,当时有的地方私下把荒地和一些边远地块承包给社员耕种。看到有的村把枣树包给个人后,群众收获了不少枣子,焦裕禄冒险搞了林木承包责任制。

当时讨论时,县里有关领导表示,相关政策没有依据,只能根据原来的基础、群众的觉悟逐步去搞。但焦裕禄认为,不能等了。

他说,改变兰考的面貌,要根据兰考的实际想问题。包下去的是责任,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他同时强调,种树一定要实事求是,栽一亩就报一亩,种一棵就报一棵,不准搞浮夸,不准去攀比。

“那时候是谈包色变,包产到户便是资本主义,谁敢说一个‘包’字,就是立场问题、路线问题。”刘俊生说,“但是焦裕禄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鼓励大家放开胆子大搞林业,还说‘我们心里有一片绿,才会有兰考大地的一片绿!’”

具有全局观念

在时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樊哲民看来,对于治下之事善决策、敢拍板的焦裕禄,处理起超出兰考县域之外的棘手问题,还具有全局观念和灵活协调能力。

1963年雨季,兰考连日降水形成严重内涝。在研究治理涝灾时,大家发现洪水有条主要外排通道,位于兰考和曹县交界地带。焦裕禄提出,排水不能转嫁水害,为此派人到曹县所属的山东菏泽地区进行沟通协商。

有人担心跨省不好谈,但焦裕禄认为两个县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曹县、兰考县,都是党领导下的兄弟县,有什么不能谈的?

“焦书记说,‘我想好了,咱们是十六字方针:圈要跑圆,理要讲全,心平气和,抓紧时间。’”经多方奔波努力,最终由水利部协调召开了两县治水联席会,顺利达成排水协议。

苦干与科学精神相结合

由于连年灾荒,兰考一些干部产生了思想波动,有人甚至向组织部门提出请调申请。

在一次救灾干部大会上,焦裕禄表示,灾害面前,干部思想产生波动也是正常的。衣食无着,工作自然无法安心,因此坚定干部队伍的信心非常重要。没有抗灾的干部,就不会有抗灾的群众。

当焦裕禄一再提议大家谈谈对救灾的建议时,干部们一个个双手捧头,不发一言。过了一会,有人竟然低声啜泣起来,引得全场干部情绪更加低落。

“要是哭能管用的话,我这个县委书记带头哭。”焦裕禄说着伏在桌上“啊……啊……”地做大哭状。

在县委书记滑稽举动的影响下,会场气氛明显缓和开来。焦裕禄趁势表示,哭是懦夫的行为,面对兰考灾情,摆在面前的有两种选择:苦干,还是苦熬?

“只有苦干才有出路。当然苦干不是蛮干,要有科学的态度,兰考灾情这么重,光有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拿出战胜灾害的科学办法。不管哪条路,只要符合兰考的实际,我们都可以走一走。”

其后不久,焦裕禄主持召开兰考县劳动模范大会,树起了干部带领群众救灾的“四面红旗”。

“郡县治,天下安。”河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陈东辉认为,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层级,县域治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县,大的有上百万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功能齐备,作为县里的领导干部,责任重大。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比,今天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焦裕禄作为县委书记的‘为政之道’,仍然像一面镜子,常照常新。”陈东辉说。

分享到:
(责编:李叶、秦华)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