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沂市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开展以“服务人才、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为主题的“人才服务百企行”活动,对全市100多家高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进行调研走访。服务团由组织部门牵头,发改委、金融办、人社局、科技局、中小企业局和科技镇长团等6部门组成,50多名成员零距离服务企业,被老总们称为企业的“保姆”、人才的“红娘”。
政策送上门,服务企业面对面
“有了这个小册子,企业申报各类项目就方便多了,不明白的地方一翻一查就解决了。”新沂御品名庄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海波介绍说,“我们企业今年成功引进1名海外人才,进一步提升了‘雪娃’、‘御品名庄’品牌的含金量。”
吕海波说的小册子,是服务团专门印制的《科技人才政策汇编》。在上门调研、服务中,服务团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获取政策途径偏少、知晓政策不全、理解政策不透等问题,在发展上难以获得政策扶持。经过梳理整合,服务团印制了《科技人才政策汇编》“口袋书”,包含了人才智力引进、项目申报、载体建设、融资贷款等方面的23个政策文件,并附上各有关部门和科室的联系电话,第一时间送上门,便于企业查阅参考。
问题帮解决,服务发展实打实
下基层,到一线,才能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的脉搏。
在活动中,服务团每到一个企业,都要组织企业负责人、高层次人才联络员、企业科技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介绍企业经营情况、人才队伍现状,了解企业科技创新研发、产学研对接、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收集企业人才、项目、技术、金融、培训等方面的信息及需求。
据统计,针对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新沂市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人才峰会18场次,新招引创新人才25人,3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针对企业专业技术员工需求情况,先后协调8家企业与徐州工程学院、徐州技师学院、徐州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惠及一万多名企业员工;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人才办、金融办等部门先后组织银企对接座谈会12场次,协调各类贷款8000多万元,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瓶颈。
环境再优化,服务人才心贴心
近日,李思明博士高兴地把孩子送到了城区一小学借读。在新安镇人才工作联络员邵林的帮助下,李博士孩子的借读问题三天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为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在服务团的建议下,新沂市出台了关于优化人才环境的政策文件,下大力气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市财政安排专项人才发展基金,给予20-100万元的项目资金扶持,优先安排人才子女入学、户籍转入,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定期同人才交流沟通,定期听取人才诉求,解决人才发展难题。组织部门还联合住房服务中心,建设80套人才公寓,解决了人才的住房问题,保证人才安居乐业。
(江苏新沂党建云平台供稿 满东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