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徐州市贾汪区按照中央和省、市确定的程序和步骤要求,真心地听取意见,开门纳谏;真心地落实整改,即知即改;真心地发动党员,人人参与;真心地为民办事,务求实效。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完成好“规定动作”;坚持实字为要,特别策划开展好自选动作——“党员亮身份”系列活动,为该区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生动的最好的注脚。
“第一书记”——驻村上岗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这不,在中共贾汪区委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到村(涉农社区)开展工作的意见正式下发的第二天,即2月18日下午3时许,区委书记曹志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他所包挂的耿集办事处柳园村报到,初步了解全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情况,随机走访了两位村民。4月9日他再次跑来,走访了刘玉民和李爱友两位老党员,帮扶3位贫困户,并且在当晚召开了由40多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吸纳意见、建议20多条,当晚吃住在农家。随后,协调资金,帮助柳园村修路、绿化、修建村民健身广场、改善村卫生室医疗条件。
以上只是贾汪区选派“第一书记”到村(涉农社区)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
按规定,区四套班子党员领导担任包挂经济薄弱村的“第一书记”;镇、街道、工业园区、风景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本辖区最薄弱村“第一书记”;区各部门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三联三解三促”联系点村“第一书记”。区委明确要求,“第一书记”两年任职期间,对所包挂的村各项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但不主持、不替代现任村支书工作。重点落实“四项职责”:一是强班子,努力使任职党组织达到“五好”标准。二是抓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三是保稳定,深化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四是对接省市“三解三促”联系点,争取一批惠民政策,落实一批项目资金,解决一批民生实事,破解一批发展难题。
截至2月18日,全区122个村(涉农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已全部到位。到4月底,全区“第一书记”驻村482次,召开座谈会253次,收集意见建议数272个,梳理问题数571个,走访村民887户。
机关党员——服务社区
今年3月底,贾汪老矿办事处五号井社区园东新村,因老小区改造需修通下水道,受到几家居民的阻挠。住在小区的青山泉镇党委书记赵志刚下班回家时,恰好遇到这几家居民跟工程队争执。他主动找来社区工作人员、施工人员和这几位邻居,晚上到自己家“面对面”沟通交流,“一席话”就把问题解决了:住户消除了顾虑,工程顺利推进。
目前,贾汪机关900多名党员都已在社区宣传栏亮出党员身份、个人特长和联系方式,自觉当好“五参五促”服务员。他们深入社区,联系群众,参与政策宣传,促进法制建设,引导社区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组织有法律专长的党员干部,为社区居民义务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法律服务;参与移风易俗,促进文明创建。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邻里团结上下功夫;参与医疗保健,促进健康平安,经常组织义务救助、护理,动员社区居民参加医保;参与小区整治,促进环境优化。千方百计巩固22个老小区整治成果,加大小区绿化美化力度,构建宜居社区;参与扶贫济困,促进幸福和谐。在集中活动期间,每一名机关党员,按要求不能少于2次以上志愿服务、2次以上党组织生活会,自觉接受8小时以外监督。
农村党员——“挂牌亮户”
紫庄镇石庄村老党员刘夫荣,入党40多年了。今春以来,他时常自觉不自觉地望着自家大门右上方悬挂的“共产党员户”标牌——这个由区委组织部统一订做的标牌上面,庄严地刻有自己的名字、照片和电话,犹如一面凝固的鲜红旗帜。他清楚地知道,这就代表着“我是党员,亮出来”。同时,他也不会忘记,在村部的展板上,还有他签字的“紫庄镇农村党员‘挂牌亮户先锋行’党员承诺书”,公开“五个带头”的承诺,这无疑标志着“我是党员,我承诺”。他更不会忘记,在亮出党员身份后,在村民面前作出的“五个争当”表态,立下的“我是党员,看我的”军令状。
该村修建水泥路后,刘夫荣就主动担当道路保洁员,义务清扫门前院后400多米长的道路,一干就坚持了5年。“今天既然参加了农村党员‘挂牌亮户先锋行’活动,就更没有理由不坚持道路保洁,自己年纪虽然大了,做不了什么大贡献,但起点小作用还是可以的。”他暗下决心,今后的道路清洁要做得更好!他拉着老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清扫承包路面,深受村民好评。周围的邻居受其影响,也都纷纷参加义务清扫队伍。
也是这个村,老党员唐计和除了坚持打扫宅前屋后环境卫生,还会热心管些“闲事”,这不,刚帮邻居卖掉了一棵10多米高30多厘米粗的椿树——这棵椿树长势喜人,但栽在房屋山头不远处,眼看夏季到了,风雨多,不安全。邻居打工在外,就委托他给卖掉。为方便出行,他还带头筹集资金2万元,铺设了一条3米多宽的村内水泥路。
截至4月底,贾汪区122个村(涉农社区)的10357名党员户中,已有6571人参加活动,5946户挂牌,5977名党员公开承诺。(王作金 王 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