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贵州新蒲新区:回应群众关切“五心”解“五难”

2014年05月12日15: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贵州新蒲新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开门”搞活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五心”解“五难”密切党群关系。

上心解决群众出行难。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区党工委把解决群众“出行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回应群众关切的关键来抓实抓好,上心采取“项目捆绑、产业拉动、投资融资”等方式,整体联动、上下发力,已对全区5镇通村公路油化或硬化作出系统规划,将投资2亿元在今明两年全部解决。如,虾子镇融资900万元,实施了14.9公里的兰生通村公路;区财政局、三渡镇累计向上级争取资金186.7万元,分别启动了中九、罗庄通村油路工程;新蒲镇政府匹配36万,新修了新蒲村上兴组公路。

用心解决群众饮水难。水是民生之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部分群众“饮水难”的问题,全区上下立行立改,以实际行动用心为群众解决饮水困难。如虾子镇投入资金415万实施6处安全饮水工程、青山村、乐安村防渗渠道及电力提水站,将使3万余人受益;三渡镇投入39万元启动高峰村四个村民组安全饮水工程,将解决600余人的饮水困难;新舟镇投入资金2.9万元解决了新舟村铁厂组村民100多人饮水问题。

尽心解决群众致富难。为在全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区党工委、管委会针对群众“致富难”问题,结合征求意见工作,广泛开展调研,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思路,紧扣“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尽心发展短、平、快等项目。如拥有“中国辣椒城”之称的虾子镇投资10万元为青山、宝合两村500户群众培育了辣椒苗,大力发展辣椒产业;新舟镇为乐耕村分发了10万元李子、杨梅等果苗,扩种面积达400亩,壮大了“十里水果长廊”,为平溪村改造羊舍4417平方,鼓励农民养羊1179头;三渡镇柳田村为外来种植大户成功流转土地600亩种植了烤烟。

挂心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难”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医疗服务均等化挂在心坎上,落到行动中,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人民共享新区最优医疗资源,共享开发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将虾子镇卫生院升格为“新蒲新区人民医院”,着力打造三十分钟医疗圈。同时,采取医院负债经营、政府贴息模式,向遵义县信用联社贷款6000万元,解决了全区5镇卫生院就医环境改善、医疗设备更换等费用。

诚心解决群众居住难。为确保群众住有所居,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政策,诚心为生活在山区,住房不安全的农户解决“住房难”问题。针对搬迁农户的居住问题,采取政府引导、过渡搬迁、集中安置等方式,大力实施还房工程。如投资2353万元,实施了新蒲镇大山村208户878人的生态移民房还房工程,年底将投入使用。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党建云平台供稿 雷家斌)

分享到:
(责编:高巍、秦华)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