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新疆乌恰:“对症下药”祛除村干部“拖沓风气”

2014年05月09日10:1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新疆乌恰县充分发挥“村民说事”、“民事村办”和“村务会商”三个民主议事平台的交流、反馈、决策和监督功能,督促村干部转方式、转作风,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搭建“村民说事”平台,转变“官僚风”。各乡镇、街道每月确定1至2个固定说事日,设立相对固定的村民说事室,各村干部在固定时间准时接待说事群众,进行民主议事,变“上门受理”为“主动接待”。村民通过说事会表达诉求、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也为村集体发展献计献策,加强了村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干部通过说事制度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及时掌握村民思想动态和各类矛盾纠纷,解决问题,改善干群关系。对于说事会上提出的事项,由村干部负责抓好落实,并定期回访,公示办理结果,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013年以来,共召开村级说事会3000余次,收到各类议题3万余个,其中80%以上得到及时解决,处置矛盾纠纷331起,调解成功率达98.3%,信访率同比下降33.1%。

搭建“民事村办”平台,治理“拖沓病”。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成立以村干部、党员骨干、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专兼职“民事代办员”队伍,推出集民情收集、分析、办理、反馈等于一体的“民事村办”制度,拓展包括政策咨询、公益服务、证照审批、调解援助、诉求反映、投诉举报等六大类服务内容,深化村级便民服务体系,延伸服务领域和触角,提高村级组织为民服务效率。目前,已覆盖全县90%以上的行政村,累计参与办理行政审批事项3031余件(次),帮助3000多名困难群众领取各类补助款近10万元,受理登记各类民事办结率98.7%,切实转变了村干部工作作风,实现了民事办理由“群众向上跑”为“干部向下走”,变“民找事”为“事找民”。

搭建“村务会商”平台,防止“糊涂账”。大力推行“村务会商”制度,以村党组织为核心,邀请村民广泛参与,定期召开包括村务决策、民情办理、财务审签、述职述廉等事项在内的村务联席会议,鼓励村民参事议事,保障村务事项信息公开。2013年以来,全县34个行政村共召开会商会议800余次,参加群众3万余人(次),切实做到重大事项共议决策,村级财务共审联签,民情民事共商会办。

(新疆克州公格尔之窗党建云平台供稿)

分享到:
(责编:高巍、权娟)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