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网友声音

刘云山“有辣味”为批评和自我批评“定方位”

干越白丁

2014年05月08日13: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6日召开视频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出席并讲话,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动真格有辣味,不为人际关系所累,敢于向好人主义说不,真正红红脸、出出汗,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据5月7日人民日报)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有力武器,是妥善解决党内矛盾、增进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性锻炼、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否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重要的是在于能否体现整风精神,动真格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利器。

不可否认,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着一种庸俗之风,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或者开展的质量不高,甚至流于形式。有的对同事不愿批评、不会批评、不敢批评,即使批评也是轻描淡写,不敢触及实际内容。有的在批评自己时,往往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谈问题避重就轻、遮遮掩掩,不敢亮出心灵深处的观点。在批评别人时,更是顾虑重重,转弯抹角,浮光掠影,奉行“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的庸俗人生哲学,或是隔靴搔痒地说几句。

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看,是“老好人”的思想在作怪,患得患失,怕这怕那,明哲保身,一味讲究“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充当“好好先生”。这些人把左右逢源作为为官之道,把“多栽花少挑刺,留下人情好办事”作为处世之策,在该进行批评或自我批评的时候,失去了勇气和底气,满足于互相吹捧、溜须拍马。这些现象值得警惕,需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世界上没有不生病的人,谁都不能讳疾忌医。有毛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地发现和纠正毛病。为此,要把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排毒治病”一剂良方,深刻剖析自己,虚心接受批评,善于从批评中寻诊问医、全面体检。只有诚恳接受他人的批评和监督,对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过而能改,才能起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从而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俗话说,不看广告看疗效。要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发挥“洗澡治病”的功效,就要坚持党性原则,排除私心杂念,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客观公正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批评别人要做到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据理分析,以理服人,帮助同志改正缺点、纠正错误。自我批评不能夸大其词、不能躲躲闪闪,而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做到揭短不怕丑、刮骨不怕痛。唯有多一点“辣味”,才能深挖病源、查找病根、对症下药、排毒治病。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谢磊)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