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与一位研究党史的老同志,说起了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颇给人启发和教益。
他讲了两个例子。在延安的一次会上,有些同志对彭德怀搞“百团大战”提出了不公正的批评,彭德怀十分恼火,他决心和毛泽东交换意见,并要求周恩来做中间人。一天晚上,三个人坐在一起,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咱们定下个君子协定:第一,把话讲透。第二,可以骂娘。第三,各自检讨,不准记仇,不得影响工作”。接着,毛泽东对彭德怀说:“我先给你作检讨。造成这样子的后果,责任全在我,事先没得向你通气,事后又没得向你作解释,这也是老同乡我的不对。……‘百团大战’若说有错,首先错误在我,我不但同意了,给你发了电报,还向你提出这样的大战役是否可以多搞几次”。听了毛泽东的话,彭德怀的不解及埋怨消失了。他说:“同志间的了解、信任胜过最高奖赏,有主席今晚这席话,就是现在叫我去死,也是死而无憾了……”
李立三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犯过“立三路线”错误,但是他勇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从不讳疾忌医,经常主动地作自我批评,即使对自己的子女,他也毫不隐瞒。四九年春,当他见到刚从蒋管区历尽艰辛来到自己身边的儿子时,一不叙情,二不问事,一见面就问:“我曾犯过错误,你们听说了吗?”他把自己犯的错误向儿子讲了以后又说:“共产党就是提倡自我批评,一个共产党员究竟有没有党性,就看他能不能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共产党人不讲个人的面子,只讲人民的面子。你们想,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的面子和一个人的面子,究竟哪个大?共产党员犯了错误,首先要想到人民的面子,不但要求承认错误,还要把自己犯错误的教训告诉大家” 。
以上所述的两个例子,如今在有些党员干部看来,或许会感到不可思议。主动承担责任、坦白自己的错误,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可老一辈革命家们就是敢于打自己“耳光”、勇于揭短亮丑。熟悉党史的人都知道,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的一贯作风。
老一辈革命家的两个例子,也是现在的党员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生动教材。时下,有些党员干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没有“辣味”,就像鸡毛掸子打屁股不痛不痒,甚至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于问题没讲、意见没提、批评没批,也肯定达不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效果。
出现这些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个别党员干部“怕”字当头,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揪辫子,于是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搞你好我好大家好。当然,现实中的这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明有暗,有深有浅。但无论如何,都必须坚决摒弃,因为这不仅背离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与党性原则要求相悖。
关于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后果,陈毅同志曾经写过一首诗,诗曰:“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有时不能忍,猝然发雷霆;继思不太妥,道歉亲上门;于是又合作,相谅心气平”。陈毅同志的这首诗,既是他自己在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深切体会,也道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真谛,只要是正确的、诚恳的、善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能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这首寓意深刻的诗,各级党员干部不妨都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