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全面推行的 “三一三五” (即干部职工“一卡五联”、机关部门“一区五送”、基层党组织“一转五建”)工作法,是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有效载体,是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推手,2013年6月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主题进一步凸显,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干部职工“一卡五联”,真情实意共建“幸福之家”。 “一卡”:即建立干部联系群众卡制度,“五联”:即进农家门、听农家话、住农家屋、帮农家忙、解农家难,促使各级干部走出机关,放下身段、扑下身子,主动到边远山区“串门、认亲”,把基层群众当家里人,把群众的话当家里话,把群众的事当家里事,消除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阂”,形成干群“一家亲”的良好局面。“56岁了,从来没有想过县委书记会经常来关心我们、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我们也要动起来,建设好家园、发展好生产、过好每一天……”热情朴实的团结乡河东村波罗吾组村民杨学华和妻子施石旺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高兴的指着新建的房子、围墙、洗澡间说。县住建局干部先后7次到挂钩村同彝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会到高寒山区群众的艰辛与期盼,深有感触的说:“群众的事,我们要一件一件的办实办好。”云龙诺邓镇杏林村村民杨树群深有感触的说,“现在呀!让我们感受到,好像随时随地干部都在我们身边,随时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情况、实际困难”。云龙功果桥镇移民户杨宏亮热情洋溢的说,“我们家一直养猪,现在政府划拨土地支持我们种了葡萄,这样就可以把大量的猪粪用于给葡萄施肥,可以节约一笔成本,还能保证葡萄的绿色环保,确保葡萄的质量,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中产生相互扶持的效应。”检槽乡师井村76岁吴连英大妈说:“有干部来帮忙,家里一亩五分的庄稼,一个小时就收完了,他们就是我依靠的“亲人”呀!”
机关部门“一区五送”,城乡结对共办“惠民之事”。 “一区”:即机关部门建立一个民情责任区,“五送”即送法律政策、送实用科技、送发展信息、送党的温暖、送和谐新风,促使部门把办公场所设在“村上”、业务办到“家里”、服务延伸到“地头”。真正把“群众想办的事”和“政府要办的事”拧成一股绳、汇成一条心,形成“集体的事大家共商、集体的事大家共做”的浓厚氛围,推进两个投资上百亿元水电站建设的和谐移民;创造了全省“整乡推进”试点项目实施中的“漕涧速度”。2013年县委政府投入6140万元,组织实施了11个村“点亮乡村”示范工程、1.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三村一镇”建设工程和150公里村组公路、1600口“爱心水窖”、 500户农村安居房加固改造等10项惠民工程,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进一步改善民生,2014年云龙县对外公布实施的10件惠民实事,投资达8810万元,与去年增加2600多万元,对于这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年过古稀的检槽乡师井村杨会早大妈开心的唱起自编新曲,“我们家乡大变样,道路硬化实现了,路灯到处亮堂堂,干部群众一条心,努力建设奔小康……”。诺邓镇干部职工自发捐款,看望慰问曙光村“背母打工”的张天瑞;县人大通过干部捐款、协调困难救助等渠道,积极为山西村重度烧伤的赵雄协调植皮手术费。云龙苗尾傈僳族乡群众施昌华说:“做梦都没想到这么边远的山村也能通公路”。县编办干部与云头村40多名群众一同修复了年久失修的“云头桥”,群众称赞:“干部不仅修复了“失修桥”,更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基层党组织“一转五建”,凝心聚力共创“发展之篇”。“一转”即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五建”即建基层组织体系、建联系群众体系、建服务群众体系、建服务责任体系、建服务保障体系,把功能定位在“五个服务”上,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为民服务体系等实实在在的举措,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云龙县苗尾傈僳族乡针对农村基层办事手续繁琐,效率不高这一实际,积极探索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力推行“三查三看三解决”,即:三查,坚持每周星期天晚8点召开干部职工例会,查为民服务意识、查务实工作绩效、查勤政廉政态度;三看,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召开群众会、恳谈会引导群众:怎样看党的政策、怎样看党的干部、怎样看村寨的发展;三解决,解决群众的家庭困难、解决群众的邻里纠纷、解决村寨的发展问题,着力构建起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之间经常性直接联系的桥梁。长新乡豆寺村党总支书记杨正先连用“六个好”,描述了推行“三一三五”工作法以来村里的变化:搭建了干部有位有为的“好平台”、建立了干部包户结对连亲帮扶的“好机制”、树立了一批群众评群众的“好典型”、开展了感恩立德宣传教育的“好活动”、培植了农民增收的“好产业”、实现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好成效”。”“三一三五”工作法“联”起了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合力,“创”出了全县奋勇拼搏的干劲,全县呈现出班子团结齐心,干部你超我赶,社会和谐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19422万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2733万元,同比增长10.85%;财政总收入43006万元,同比增长23.13%;农民人均纯收入4630元,同比增长19.1%。
(云龙县党建云平台供稿 杨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