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大理州组织系统认真贯彻落实随机调研制度

云南大理:实践随机调研 走实群众路线

2014年04月23日13: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云南省委组织部推行随机调研制度以来,大理州委组织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积极实践,从2012年8月起,在全州组织系统全面推行随机调研制度,经过一年多实践,随机调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到省州领导认可、媒体关注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欢迎。2014年3月20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维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大理的随机调研工作抓得实、有特色,效果也很好。应当深入总结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在全省推广。

牢牢把握“依靠群众问政基层”这个根本,坚持沉下去浮上来,直插基层摸实情。大理州组织系统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沉”到一线查实情,再逐级“浮”上来作印证,近距离接触群众脉搏,听真话、摸实情、接地气。一是沉到一线查实情。州委组织部明确规定,部机关每年调研要覆盖不少于25%的乡镇和8%的村(社区)的目标,同时,积极拓展机关、农村、社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的调研,县市委组织部全年要覆盖所有村(社区)。调研点不仅到乡镇和行政村,更是延伸到农户、田间。“一沉到底”的调研,绕过了“盆景”,看到的都是最真实的现场,听到的都是淳朴的声音,收集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素材。去年9月,州委常委、组织部长郑艺同志在宾川、南涧等县随机调研期间,直接深入村社听取意见,在座谈走访、查阅资料中,发现基层存在“会议多、材料多、展板多、考核多”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出六项克服和防止基层党建工作形式主义的措施。二是逐级上浮作印证。随机调研推行之初,为防止基层事先演练、事先清场,调研组总是悄悄下基层,又悄无声息地回去,导致调研不同程度存在“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问题。对此,基层有意见、有压力,甚至采取“布桩设点”、提前通知、跟踪调研组等方式来“防调研”。随机调研虽然摆脱了迎来送往、事先“彩排”的调研误区,但陷入了“来无影去无踪”的另一个误区。针对问题,州委组织部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在沉到点上调研的基础上,主动浮上来与县市组织部门或乡镇党委座谈加以论证,这种开诚布公的态度,不仅让基层服气,也打消了基层的顾虑,有的县市还在交谈中主动向调研组反映存在问题,使调研工作更加深入全面。三是近距离接触群众。随机调研推行以来,广大组工干部放下身段、淡化“官气”,轻车简从下基层、进农家,开展住村实践,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推心置腹了解群众堵心的“忧”、化解群众闹心的“难”,从乡语口碑中了解当地干部情况和工作落实情况。在近距离接触群众当中,“党员中心户长”、“五访五问”、云龙“干群心连心”经验、环洱海党建长廊等一批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被发现;剑川县马登镇马登村党总支不等不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33年坚守麻风病疗养院的洱源县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桂科,用实际行动践誓言的洱源县凤羽镇起凤村党总支书记杜良等一批先进典型事例被挖掘出来。不搞层层陪同,面对面直接联系群众,突破了层层“藩篱”,消除了无形的“隔膜”。

牢牢把握“解困基层督促落实”这个关键,坚持挖深井找活水,奔着问题去调研。强化问题意识、解困基层是随机调研的第一目的。随机调研开展以来,各级组织部门背着“问号”、带着任务下基层,奔着问题去调研,深入基层挖深井找活水,努力探寻问题的源头,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一是敢于“揭丑”发现问题。随机调研推行之初,调研组对一些发现的问题说得不具体、点得不透彻,州委常委、组织部长郑艺同志对此作出严厉批示:随机调研要过硬过细,首先调研人员的作风要过硬过细;其次调研必须要公道正派,不回避问题,敢于践言于行。调研组的同志要有问题意识,要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待问题不能羞羞答答的掩饰,这也是作风问题。在乐于“看丑”、敢于“揭丑”的氛围中,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虚多实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两头挂空”,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抓而不实,村级班子三年规划思路不清、措施不实,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严重,党务工作者业务不熟等问题被一一 “晒”出来。二是对症下药补齐“短板”。州委组织部每季度召开一次随机调研工作分析会,聚焦组织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对策、对症下药。近一年来,通过“碰头会”,集中集体智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针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中存在“盲点”,制定亮身份、亮电话、亮承诺、评业绩的“三亮一评”制度,让部分长期“潜水”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藏不住、躲不了、混不下去;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资源、缺资金、缺项目的问题,制定《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项目化推进理念,指导基层选好发展路径、落实不少于1200万财政扶持资金,激活了一池春水,全州169个“项目村”迸发出新的活力。各县市委组织部通过随机调研,认真研究解决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挂牌督办推促落实。建立通报批评单位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制度,把挂牌督办整改销号情况纳入年度党建考核的内容,每个季度,州委组织部根据调研情况,都集中通报批评一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基层单位,向上级党委或组织人事部门发出整改通知,挂牌督改,并进行回访督查,对整改工作开展好的单位通报表扬,对没有摘牌销号的单位相关负责人实行组织谈话,推动随机调研常态化、规范化。去年以来,先后对23个单位进行表扬,对21个单位指出存在问题、督促整改。在刚性制度推动下,基层抓落实促提升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规范“三牌三章两旗”、畅通党员出口试点工作、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六个在先”前期准备等工作在基层普遍得到落实。

牢牢把握“加强统筹注重协调”这个科学方法,坚持“四个统筹”,提高调研水平。随机调研开展以来,各级组织部门在协调上着力、在统筹上下功夫,科学策划调研主题和调研线路,有效避免了“随意”调研和“扎堆”调研等现象的发生。一是统筹调研主题。紧紧围绕组织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时间节点确定调研主题,去年以来,州委组织部先后确定了4个鲜明的调研主题,一季度调研贯彻落实省、州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全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会议落实情况,二季度调研村“两委”换届和农村党建工作,三季度调研“四群”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四季度调研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各县市委组织部也分别确定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党员教育培训等调研主题。鲜明的主题,让各级组工干部下基层调研的方向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二是统筹调研线路。制作随机调研手册、地图、流程、联系方式、分县统计表、随机调研覆盖图,用“红旗”在行政区划地图上标注已经调研过的点,“黄旗”标注需要挂牌督改的点。在图表导航下,广大组工干部更加自觉到“边、偏、冷”和工作薄弱的地方调研。去年以来,州委组织部机关累计调研90个机关、110个乡镇、291个村(社区)、14个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三是统筹调研任务。坚持把随机调研与专题调研、科室业务工作、挂牌督改情况督查“打捆压茬”,一并落实。去年以来,结合随机调研,深入12县市对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情况进行检查,完成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工作能力问题研究2个重点调研课题专题调研工作,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调研,并对19个基层单位挂牌督改情况进行回访督查。四是统筹调研成果。原汁原味的素材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为避免“浅调研”、“假调研”现象发生,州委组织部要求各个调研组要撰写一份有价值、有深度的调研报告,每个成员撰写不少于1篇的调研心得或调研手记,汇编成册,下发组工干部学习借鉴,并定期评选优秀调研手记,开启了组工干部想问题、出思路、抓落实的“总开关”。

经过一年多实践,大理州组织系统在随机调研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转变了作风。不打招呼、不搞陪同、不定路线、随机选点、直插基层、食宿自理的随机调研,让组工干部放下“身架”挖深井、找活水,有效解决了“浅调研”、“假调研”、“被调研”的问题。宾川县拉乌乡碧鸡村党总支书记陈仕文说:“以前,领导干部调研,都是提前通知基层单位,基层提前准备汇报材料,安排调研点,‘演戏’成分太重。随机调研推行以来,我们明显感到,‘作秀’的成分不在了”。二是增进了情感。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和田间地头第一现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等形式,让组工干部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围一桌吃饭、同耕一块田地中体验到了民情,学会了换位思考,拉近了距离。三是发现了问题。“先沉下去、再浮上来,先了解情况、再交换意见”的调研办法,让组工干部听到没有过滤过的声音,看到没有包装过的工作,掌握到原汁原味的素材,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推动了工作。通过采取通报批评、挂牌督改、回访督查,加大了对基层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推动了组织工作的落实。五是推广了制度。2013年10月14日,州委办专门下发《关于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强化随机调研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通知》(大办通〔2013〕30号文件),州委梁志敏书记、何华州长、李雄副书记带头实践,多次深入县市、企业开展随机调研,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示范。

大理州组织系统随机调研工作之所以能得到省州领导的认可、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第一,“领导示范”是关键。“领导带头,万事不愁”。随机调研制度在组织系统推行以来,州委常委、组织部长郑艺同志带头示范,多次轻车简从,直接到乡镇、村社和地震、洪涝灾区开展随机调研,了解组织工作部署落实情况,查看抗灾救灾情况,现场指到协调解决问题,并带头撰写调研手记。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为部机关干部职工作出示范,去年以来,在部领导班子成员带领下,部机关先后19次深入基层开展随机调研,撰写调研报告23篇,调研手记、调研心得41篇。深入基层开展随机调研成为组工干部体验民情、摸准实情、推动落实、评估工作的重要抓手。

第二,“制度保障”是根本。随机调研开展以来,州委组织部在务实上下功夫,先后制定了《大理州组织系统改进调研联系群众转变作风实施细则》、《中共大理州委组织部随机调研制度(试行)》、《随机调研通报批评单位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制度(试行)》,并建立随机调研季度例会制,通过查基层问题、找自身症结、改机关毛病,形成结果倒逼过程、基层倒逼机关、工作倒逼作风的良性机制,推动了随机调研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第三,“成果运用”是核心。把随机调研结果纳入县市党建工作考核,明确规定:被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加20分,州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加10分;省委组织部通报批评扣20分,州委组织部通报批评扣10分。这种直接把随机调研结果运用到党建考核中,进一步促动了基层抓党建工作的落实,随机调研成为组织系统查摆问题、整改落实的有效方法。

(云南大理党建云平台供稿)

分享到:
(责编:高巍、权娟)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