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某些活动,群众的参与只体现在最后‘总体评价’,而这次活动不一样,从活动启动前的征求意见到制定活动方案,再到整改问题公开,大家都参与了。”提前教育实践活动,家住蓬莱登州街道的老党员于建国总是赞不绝口。
“群众感受是‘第一标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最终还是要看群众是否认可、是否‘买账’。”蓬莱市委书记张代令说。基于此,该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将群众参与贯穿始终,敞开“大门”搞活动,真正做到活动安排向群众公开,每个环节请群众参与,整改情况受群众监督,活动成效让群众评判。
活动启动前,蓬莱就安排专门力量对全市居住一年以上的群众家庭展开全面排查,对确定的16.6万户群众家庭,合理划分了各单位走访范围。随后,围绕“四风”问题,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就业增收、文教卫生、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该市市级领导带头、各部门跟进、广大基层干部参与,组织开展大范围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活动进展,该市相继分两个层面召开5个基层座谈调度会。市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全市最大的乡镇——大辛店镇实地调研指导,并分两片对其他镇街活动准备情况进行调度指导。市活动办主任、组织部长先后2次专题召开市派镇街督导组组长和各镇街党工委书记的情况座谈交流会,点问题纠偏,谈经验互学。
“得知市里教育实践活动现在开门问政,我就来问一下发展农家乐有啥扶持政策?”近日,蓬莱三包家村村民包同民走进市活动办征求意见组。针对反映的问题,征求意见组立即反馈到市旅游度假区和新农办,及时给其答复。“刚才,他们给俺介绍了相关政策,下午还要到俺家实地看看……”包同民高兴地说。
为了让群众广泛参与活动,蓬莱积极搭建民意沟通平台,畅通联系群众渠道。该市专门在网上发布征求意见公告,利用市长公开电话、网上民声、“阳光政务热线”等互动平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与此同时,市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专门设立征求意见组,对各类群众诉求进行梳理汇总形成台账,按照职责分工,及时交办相关单位。活动开展以来,每天接到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80多件,每天梳理汇总并公示30多件,截至目前已交办1800多件,解决1100多件。
“自从看到我们反映的问题在报纸上公布后,大家伙儿就整天盯着看进展,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蓬莱北沟镇泥沟村村民杨作家最近心情不错。前不久,市里到村调研,村民们反映的孩子上小学交通隐患问题,被列入了全市对外公示整改台账,不到一个月就为学校开通了9辆校车。
整改问题公布于众,实行透明整改,是蓬莱“开门”搞活动的又一举措。“重点项目事项联审联批、农业种养殖技能培训、集中建设一批群众文化体育场所……”针对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多层面征集汇总的45大类整改问题,该市通过当地报纸进行了对外公示,详细明确整改目标、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在群众“监督”下进行整改,整改效果让群众评判。目前,经过4轮调度,28项已整改完毕,17项需中长期解决的问题,已交办相关部门抓紧研究解决。
(山东蓬莱党建云平台供稿 张绍贤 骆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