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云南保山“6995”小号码释放巨能量

2014年04月20日15:47  来源:云南日报

昌宁县澜沧江东岸,吴付正的家“挂”在陡峭的山坡上,单门独户。

初夏,站在门口俯瞰山脚的江水,这个年轻汉子说起去年的雨夜惊恐,不觉轻轻地打了一个冷噤。“多亏了‘6995’,它救了我全家!”

6995,取自谐音“来救救我”,这是一个救急的通讯短号码。

而在200里之外的冬早蔬菜基地柯街华侨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德寿掏出手机,摁下四个键6995,响起一连串的“嘟”“嘟”声:“各小组长注意,我是李德寿,现在吹大风,等大风过后,各小组迅速用‘6995’通知居民,赶快组织开展生产自救。”

“一组收到!”“二组收到!”“六组收到!”……10多个应答声瞬间响起。

“6995是个百事通。”李德寿自豪地说。

走遍保山城乡,访问大村小户,记者体验到,救急只是这个号码最初的“分内事”,“城乡百事通”才是它的代名词。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社会管理创新探索中,为了真正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保山市推出了“6995”手机短号码,搭建起一个平安信息平台,构建了一张“农户互帮、生产互助、警民互动”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这个发轫于昌宁县新厂村的短号,一开始运行就受到了党委、政府、群众、移动运营商各方叫好;运行半年就被全面复制,在全市铺开。

6995

手机变成“对讲机”

3月18日下午5点左右,昌宁县翁堵乡阳旺田村党总支书记徐文清接到电话:村后的山林有浓烟!

电话是打安小组村民打来的。打安组与阳旺田组隔河相对,对方的情形一目了然,但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

徐文清打电话给正在烟田里的阳旺田村民小组长李从旺,让他立即赶去查看。同时,徐文清叫上身边人员,骑上摩托车赶上去。他们用了20分钟赶到起火地点老牛田洼,已经有三四十个村民在扑火,火势已基本得到控制,隔离带也基本成型。

“6995好啊!”李从旺感慨道,“我用了不到两分钟就通知了所有人家。”他说,要是没有这个号码,一个一个打电话,一个电话1分钟,召集30个人少不了半个小时,林子旁的3户人家和上千亩森林就危险了。

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昌宁县委政法委针对全县97%国土面积是山区、80%以上人口居住在山区,山宽人稀、道路崎岖,加上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数量激增、救援困难、缺少安全感等现实,决定寻找一个易于群众接受、便于社会管理的“法宝”。

他们首先想到安防机,但安防机是固定电话,不方便。再说,装机将增加农民负担,同时增加电信运营商成本。若推广对讲机,条件又受到限制,成本也不小。

对此,从政法委领导、干警到村干部,都伤透了脑筋。他们来到偏远的耈街彝族苗族乡新厂村,找村干部座谈,找村民家访,试图从农民的角度,找到为农民服务的方法。

“中国移动网络已经实现了全县覆盖,家家户户有移动电话,设法把手机变成对讲机,行吗?”这一想法得到了中国移动公司保山昌宁分公司的支持。

这些基层干部、移动公司技术人员、村民代表拿出手机,看着键盘进一步琢磨:“6995”4个数字键,正好处于键盘右侧三角位置,即使危急关头,单手、单指就可操作:“6995,好用!”

如何编组?继续琢磨:以每一个自然村为单位,以10—20户为一个群组,其中一人拨打“6995”,群组手机同时响铃,手机实现对讲机功能,处于关机或信号盲区状态的手机,开机或搜索到信号后即有短信提示,如“吴付正家有紧急情况,请求支援”。

通话由呼叫方付费,接听免费,实惠。

这样的“现场会”连续开了6次,点燃了农民代表和基层干部的创造激情。“6995”,以“星星之火”的态势,于2013年7月13日在澜沧江畔的小山村悄然出世。

33万

“千里眼”变成“宣传员”

目前,保山市已有近33万户群众使用“6995”平安信息平台。

“6995”试点启动之初,尽管政法委、移动公司反复组织村民培训和演练,但大多数村民并不看好一个手机短号的未来。

“发生在我家的山体滑坡,让我认识到了这个号码的神奇。”小马鹿塘村民小组村民吴付正说。

新厂村31个村民小组散落在山旮旯里,最远的多依村民小组离村委会30公里,部分群众居住在40度的山坡上,村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十分困难。

吴付正家离周边村民有一公里远。家里有父亲、母亲和他三口人;奶奶及堂弟寄住在他们家。

去年8月12日晚,连续几天阴雨的新厂村再遭大雨。夜间10时左右,“轰”的一声巨响把吴付正从睡梦中惊醒。他匆忙起床查看,原来是房子后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房子地基严重开裂、瓦片纷纷滑落,一家人岌岌可危,牛、猪等大牲畜难保。

危急时刻,吴付正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用手机拨打“6995”:“请大伙快来帮帮忙,我家房子要垮了!”

大约过了5分钟,村民小组长吴林赶到了。随后,同组村民陆续赶来。大家冒雨切断电源,把两个老人从危险的房子里撤离到安全地带,把3头水牛转移出去,疏通了房子周围的排水沟,加固楼柱,避免了房子整体坍塌。

这位年轻的农民兄弟说,“从那次以后,我不关机了,随时注意充电,免得哪家有事需要帮助的时候接不到‘6995’。”

眼下在保山市,群众只需拥有一部手机,拨打“6995”,就能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时随地找到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员、市场销售的信息员、生产活动的组织员、政策法律的宣传员。

“6995”这个简单的短号,串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心心相印;连成一张安全网、服务网、亲情网,拉近了距离,方便了管理,增进了情感。

98.86%

“平安符”变成“百事通”

“6995这个号码研创之初,主要是用于平安建设,就是报警和救灾。” 昌宁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杨开东说,“6995”不仅实现了意料之内的目标,还实现了意料之外的功能裂变。

截至今年3月底,昌宁县13个乡镇、113个村、1757个村民小组、83110户农户使用“6995”,共编成3190个群组。

这组数据透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全县累计呼叫29293次,其中用于生产互助和市场信息互通28958次,占呼叫总数的98.86%。“6995”在生产、生活和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能量。

杨家山村民杨明效父子二人驾驶轿车到县城办事,车辆翻入公路下30米深沟里,父子身受重伤。关键时刻,杨明效用手机拨打“6995“求助。桥头警务室的“6995”平安信息平台立即接到报警,民警迅速带领驻村干部及村卫生院医生赶往事发地点进行抢救。同时,同组的户长们大部分赶到现场。父子俩痊愈出院时,杨明效感激地说:“6995是平安符。”

柯街华侨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3000余亩反季大棚蔬菜,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一直以来,前来收菜的老板很多,信息不畅,价格波动大,影响群众收入。自2013年9月开通“6995”以来,群众每天用“6995”信息互通各个收购点的价格信息,蔬菜价格非常平稳,一季下来,平均一亩大棚为群众增收1000多元。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德寿总结道:“‘6995’是市场信息员,生产组织员,更是一个‘百事通’。”

“用‘6995’,省钱。”新厂村党总支书记左玉春用起“6995”来得心应手。“过去要打一二十个电话说的急事,现在一个就解决了。”用了“6995”,他每个月的手机费由200多元降为现在的100多元。(记者 李绍明 通讯员 李建国 吴再忠)

不到一年的时间,“6995”从试点到推广,已惠及保山市五县(区)的30多万户各族群众。截至目前,包括昆明在内,全省半数以上州市派人学习考察了保山“6995”经验。

分享到:
(责编:权娟、秦华)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