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项目审批程序过多”、“一些单位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还存在事难办现象”、“有些机关干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有些部门乱收费”……日前,新沂市对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过程中梳理出来的260条问题全部明确了牵头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要求有条件整改的立即整改,暂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限期整改,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将全程进行跟踪督查。
为了切实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四风“问题,新沂市突出群众参与,向群众真开门、开大门,让群众敢说话、说真话。面对面,联系群众“零距离”。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进企业蹲点调研、走访恳谈、座谈交流等形式“面对面”征求意见;点对面,联系群众渠道宽。充分利用热线和新媒体快捷方便高效的优势,积极构建群众点题我整改的新格局。“12345”政务平台、“三级信箱”、政风行风热线、新沂发布微博、一把手零障碍网络服务厅等,以点对面,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各类事项,由涉情单位限时回复,实现零距离在线,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有效推动了群众与领导干部的互动交流,深化了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点对点,联系群众感情深。18名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分赴各个联系点,俯下身子,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说土话、拉家常、接地气,进家门宣讲政策、进家门问计问需、进家门解决问题、进家门扶贫助困,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对查摆出的260个问题,新沂市雷厉风行抓好整改,每个阶段都排出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明确牵头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要求条件成熟的立即改,暂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限期改。
针对行政审批工作中出现的“事难办”、“中梗阻”、权力寻租等问题,新沂市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这一顽疾“动刀子”、“下猛药”,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减权、去利、公开”的原则,对全市41家单位452项(不含省下放10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梳理、精简、归并,保留行政审批事项78项,日常监管服务事项184项,暂停使用65项,取消14项,合并121项,晒出了“权力清单”、亮出了“权力家底”。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持续增收乏力现状,新沂市实施了村级科学发展“三增三强”工程(班子增活力、集体增资产、群众增收入,基础设施强、服务阵地强、民主管理强),着力打通强村富民“最后一公里”。去年,这项工作在20个村进行了试点,成效初步显现,新建标准厂房2.8万平方米,成立专业合作社10家、物业公司4家、商贸公司3家。今年,这项惠及广大群众的创新举措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全市范围推开。
把大门打开,让群众进来;把结果公开,让群众评判。新沂市在整改问题过程中,主动把整改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公开、解决问题的承诺公开、整改落实的结果公开,着力打通联系群众、审批服务、强村富民“最后一公里”,真正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江苏新沂党建云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