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在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精心自选创新性动作,实现妇联工作服务群众零距离。
创新关爱妇女渠道。坚持将征求意见和解决问题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依托扶贫攻坚和干部下基层等活动,认真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通过向上争取资金,组织非公企业“妇女之家”和县直相关部门捐赠等形式筹集资金17.6万元,救助贫困母亲50名、贫困学生71名、患重病女孩1名,切实解决服务妇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创新平安家庭创建。根据工作实际需求,充实完善了全县9个乡镇妇联、188个村妇代会“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心(站)”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充分发挥其矛盾排查、畅通诉求渠道、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等作用。邀请突泉县法院妇女维权合议庭、农牧业技术人员及医院、玫琳凯公司巾帼志愿者,免费为全县200多名“爱心大姐”调解员讲授种养殖技术及法律、廉政、健康等知识,切实增强调解员走村入户做好调解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形成了多位一体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格局。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心(站)已组织培训妇女600多人次,受到了广大妇女的欢迎和好评。
创新服务群众方式。以“推开最后一扇窗,走进最后一道门”为主题,在全县开展“净化环境、美化家园、巾帼在行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印发了活动方案和倡议书,以各乡镇妇联为主体,发动基层188个妇代会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号召人人行动、家家参与,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绿色的生活方式,创建舒适健康家园。活动中,发放宣传袋1000个、口罩1000个,为发挥妇女的角色作用创造了良好条件。指导联系村妇代会组建“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爱心大姐服务队”,把带领辖区妇女参与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作为调解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向盟妇联争取到的5000元救助资金作为“爱心大姐服务基金”,以此引领带动全村妇女积极参加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组织非公企业“妇女之家”为40户贫困户捐赠化肥2吨,价值6500元,缓解了农户备春耕生产压力。
创新媒体宣传手段。开设网站专栏。在“突泉妇女网”上开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并设置文件、调查研究、活动方案、领导讲话、主题活动5个栏目,在网上公布征求意见专线和一把手邮箱。开通微信平台。开通全盟妇联系统首家微信公众平台——“突泉县妇联微信”,为党员干部、妇女姐妹、各界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网络化参与模式,畅通了妇联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加大外宣力度。县内外各级网站、报刊等媒体开展宣传,目前,在县级以上媒体累计发稿50余篇,为活动扎实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兴安盟党建云平台 施文秀 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