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是重点,也是基础,是为了解决思想“总开关”问题和排查“四风”问题;而实践则是关键,更是落脚点。作风方面存在的“四风”问题,能不能得到有效转变、整改,关键要在实践中检验。这就要求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尤其要突出“实践特色”。
顾名思义,实践特色,就是各级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的自选动作、创新举措。实践特色,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更加需要我们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确定活动的实践载体。但是,突出“实践特色”,强调“自选动作”,并不是要去为了出新而出新、为了出彩而出彩,搞闭门造车、无中生有的一套,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甚至托关系找门路,以重金敲门,实践可以不搞、工作可以不做、活动可以不抓,但是信息宣传不可以不报、更不能不上。于是报信息的多于出信息的,说的多于干的。结果,看似热闹非凡,但是空对空,教育不了干部,指导不了实践,推动不了发展,改善不了民生,促进不了和谐,转变不了作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特色”怎么来,毫无疑问,必须从实践中来,换句话说,必须从群众中来。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他们虽然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但是,教育实践活动,离不开群众的参与、支持和监督。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始终坚持“开门搞活动”,并且要真开门、开大门,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努力解决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尤其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要始终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是真心诚意地去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而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权力为核心,脱离群众、背离群众。以如此的工作作风来抓教育实践活动,不但出不了“实践特色”,更出不了让群众满意的“实践特色”,还会让老百姓生厌。
当然,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的,而是要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实践中去体现和落实的。群众路线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只有在实践中才有它的生命力。教育实践活动要始终坚持做到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干、在实践中检验。要大力推广“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感情在一线深化、作风在一线转变、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在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彰显党的先进性,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实践特色。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总目标、总遵循。教育实践活动有没有特色,关键要看能不能、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哪一级党委政府,还是哪一级党员干部,都必须始终立足于实际、服务于实际,要以实实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多少、深浅,作为评判实践特色的重要标尺,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真正使干部的思想观念转变到抓实际、重落实、求实效的方向上来,在确保主题不换、镜头不转的原则和前提下,能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出各自的主题突出、定位准确的“教育实践活动载体”,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丰富、发展和完善,从而形成完备的、长效的制度体系、体制机制,使我们的实践特色不断推陈出新。另外,教育实践活动,不是搞声势浩大的“样子工程”也不是搞人人过关的“整风运动”,而是必须紧贴实际,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着力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始终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过程。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特色。教育实践活动要有“实践特色”并不是凭空想象、主观臆断就能实现的,必须依靠各级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注重实践、创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深化,进而引领和推动活动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