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兴安盟活化载体、求真调研、立行立改,实现了活动有序深入推进。
活化形式建载体。在有效落实自治区“四大行动”和“六大工程”总载体的同时,兴安盟结合盟情设计三项载体,推进两项工程,各旗县市求实创新,让教育实践活动富有特色、群众认可。一是创新三项载体。开展了“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促进大发展”活动、“万名干部走进城市困难家庭”活动和“千名干部进嘎查村帮助整治村容村貌”活动。二是推进两项工程。大力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和“驻村蹲点扶贫攻坚”工程。三是各旗县市求实创新。乌兰浩特市开展“选人用人正气工程、基层组织建设先锋工程、政法系统正风肃纪工程、工程建设领域阳光行动、行政审批绿色行动”“五项工程”自选动作;阿尔山市开展“调研在一线、接访在一线、问计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抓实在一线”教育实践“五线谱”活动;扎赉特旗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科右前旗借助“两会”时机广泛征求意见;突泉开展“五进三摸四查三定”调研,确保活动“全覆盖”;科右中旗开展以优化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为内容的“优环境、促发展”等活动。
求真务实搞调研。一是以“严、全、实、活”四字为纲求真。开展“大调研”活动。目标任务强调 “严”。通过“大调研”听取意见,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理清和完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调研内容突出“全”。针对执政理念、发展理念、管党治党、党性作风、思想方法、改善民生、解放思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调研;查找问题务求 “实”。确保听取意见不走神、不散光、不跑题,真正把“四风”问题找准、找实、找全;方式方法体现“活”。通过座谈会、上门访谈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地进行调研。二是领导带头多层互动务实。盟四大班子成员分别深入旗县市、盟直单位和基层群众,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访谈、调研走访等方式征求意见建议,目前,已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经初步梳理共计4088条。把各类座谈会整合起来,做好计划,既较好地听取了意见,又避免了一窝蜂下基层扰民现象。盟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通过专线电话、网络邮箱、征求意见箱等方式,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247个。制定印发了《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方案》,分四个专题设计75个课题开展调研,努力使“大调研”的过程成为听取意见的过程、查摆问题的过程、推动发展的过程。
立行立改重实效。兴安盟坚持边学边改、立行立改,力求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一是把活动与办好民生实事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低保、养老、信访、大学生就业等民生问题。抓好百姓安居工程,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14万套,改造农村牧区危旧房1.1万户;盟旗两级投入资金1.3亿元,为全盟31万户农牧户每户发放1吨煤,覆盖100万农牧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73元,社区工作者工资月增加500元,为全盟城镇环卫工人每人发放一次性补助1200元;城乡低保月补助标准分别提高44元和22元,为近20万城乡低保对象每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20元;筹集资金1亿多元,对多年积累的群访群诉案件进行一次性化解,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2.8%;设立1亿元大学毕业生创业扶持基金,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亿元,扶持创业项目5087个,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为方便群众,盟民政系统探索“数字民政”、“标准民政”;交通、农牧林水等部门重心下移,疏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科教文卫部门综合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都是教育活动产生的新变化。二是把活动与强化正风肃纪和专项整治结合起来。制定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等22个规范性文件。盟纪委监察局组成5个检查组,对全盟节后工作纪律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进行了两轮明察暗访,从检查情况看,全盟各地、各部门纪律作风较以往有了明显改观,机关干部遵纪守规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三是把活动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全盟上下围绕落实“8337”发展思路,形成了《2013—2020年兴安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等十项专业规划,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2014年,兴安盟将分批次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第一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项,下放到旗县市行政审批事项98项。对第二批需要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由盟法制办汇总后,提交行署常务会议研究审定。四是把活动与完成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确立了“一个坚持、两个围绕、三个走在前列、四个作出贡献”的发展战略。突出抓好春耕、春防、造林绿化、爱国卫生、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实现了两不误、两促进。
(兴安盟党建云平台供稿 施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