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微处”着手,持续开展党群心连心·点亮微心愿“1+X”(“1”指的是点亮“微心愿”活动,“X”指的是各类志愿服务项目)主题活动。通过在基层办实事,为一线解难题,点亮“微心愿”,用小爱心汇聚起教育实践活动的“正能量”。
点亮微心愿,争做圆梦使者。积极搭建服务群众平台,持续开展“党群心连心点亮微心愿”活动。一是征集“微心愿”。利用党员干部“走亲连心”活动载体,深入基层一线,以社区、行政村或个人为单位,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入村走访等形式,面向辖区内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广泛征求意见和征集“微心愿”。二是认领“微心愿”。结合“学雷锋月”,迅速启动播种希望“微心愿”主题活动,发动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认领“微心愿”,并办理好认领手续。对一些党员个人认领有难度的“微心愿”,实行组团式认领。截至目前第一阶段900多个“微心愿”已全部被认领。三是兑现“微心愿”。建立“微心愿”台帐,对微心愿落实情况进行统一登记,做好“微心愿”认领兑现情况的跟踪管理,提醒认领人及时“圆梦”。对于能当场兑现的马上落实督办,对个人难以兑现的,实行抱团式兑现。截至目前共完成兑现600多个。
当好微义工,争做阳光使者。依托各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青年志愿者、阳光义工队等力量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一是认领“实事项目”。借力原有的党建共建理事团制度,进一步深化基层共建工作。全县92个机关党组织以为社区(行政村)办实事的形式分别到共建社区认领一件实事项目,并对具体完成时间做出承诺。二是深化志愿服务。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由社区提供“微义工”菜单,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建立62个“在职党员服务站”,提供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三是开展“微服务”集中行动。组建18支团员志愿队和172支党员志愿队伍,实现关爱行动14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志愿队伍主动进驻社区、乡镇开展送温暖、送技术、送文艺等义工服务志愿活动。用一小时文明劝导、夕阳红等“微服务”推动社会“大文明”。截至目前,共开展“助力五水共治”、“文明劝导”等义务活动20余场。
做好微宣传,争做播种使者。积极打造各类宣传微平台,做到多平台互动,全方位报道,力求教育实践活动遍地开花。一是设专题开专栏。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官方微博进行实名制注册,设立“微动态”、“微聚焦”、“微典型”、“微督导”、“微经验”5个栏目,加强日常维护经营。3月以来共发布转播本县群众路线教育有关信息微博44条,被全部转播和评论328余次,被阅读45853余次。县级媒体单位也开设专栏、专题全方位报道活动开展情况。二是党课集中讲。利用好周末选训讲坛、中心组理论学习平台,邀请省委党校郭亚丁教授,分两期为全县488名县管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等群众路线主题课程;举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报告会,邀请省党史专家王祖强作《让群众在党员干部的心中扎根》主题辅导报告,增强领导干部的党史知识和宗旨观念。同时各级党组织先后开设“微党课”87次,受益群众1740人次。三是理论组团宣。集中32名“柚都讲师团”骨干成员和“为民务实清廉”典型代表,组建理论宣讲队,主动联系乡镇、社区、行政村,开展巡回宣讲。以家族祠堂、文化礼堂和社区讲堂为主要宣讲阵地,开展理论宣讲“三走进”和“为民务实清廉”先进事迹宣讲,积极为当地群众“传经送宝”,用身边榜样传递正能量。今年已开展各类现场宣讲活动20余场,参与人数1000余人次。
(常山县党建宣传云平台供稿 曾榴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