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网友声音

广西狠刹干部“走读”风值得点赞

林伟

2014年04月10日15:0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百色市乐业县成立联合暗访组,“临检”逮住48名“走读”干部;崇左市宁明县召开紧急视频会,“夜查”基层干部“在岗”情况;南宁市隆安县“晒”出干部上下班、值班等情况,作为年终考核重要指标……今年3月以来,广西出重拳、下猛药,各地掀起作风整顿风暴,狠刹干部“走读”风。(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

应该说,“走读”不是一个新话题,是一个“老毛病”,基层干部“走读”现象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下派干部增多、异地交流频繁以及现代交通、通讯发展等因素,基层干部“走读”呈加重趋势。“干部像候鸟,总往城里跑。”这是群众对“走读”干部的描述,表达了对干部“走读”的不满。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名话不仅适用于高层领导,也适用于基层干部。“走读”不仅“走”低了工作效率,“走”差了干部形象,“走”疏了干群关系,而且“走”散了为民之心,“走”丢了利民之本,是基层干部脱离群众、作风漂浮的集中体现。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广西出重拳、下猛药,狠刹干部“走读”风,让“走读”干部走回群众中间,值得点赞,值得推行。譬如:为刹住干部晚上唱“空城计”,广西全面推行干部“住夜”制度,县乡领导班子成员须带头住夜,除特殊情况,每人每星期在工作地住夜不少于4天,让乡镇干部从“走读生”变成“住校生”。双休日和节假日,各地实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和一般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重要岗位专人值守,值班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值班电话等信息,向党员群众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由此观之,杜绝基层干部“走读”,光是口头强调不行,仅靠思想教育也不够,还要建立行之有效、公正透明的机制,采取一些硬措施,给干部“走读”带上“紧箍咒”,让那些把乡镇当作“跳板”的干部无机可乘,断了“走读”干部的“腿”,绝了浪费的“源”,使他们“住”得下,“安”得心,把主要精力放到工作上来,放到为群众办事、办实事好事上来。

更为重要的是,制度必须设红线、带高压电,对违反制度、穿越红线的行为,要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逗硬问责,不论涉及谁,都要做到对事不对人,让制度彰显其威慑力和公平性。这是广西狠刹干部“走读”风最值得总结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最值得我们广为借鉴的做法。

必须看到,许多地方对干部“走读”现象,并不是无动于衷的,左一个规定,右一个制度,真可谓是“三令五申”,下了不少功夫,但干部“走读”之风仍然是“涛声依旧”,原因就在于,制度规定成空文,整治工作一阵风。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

如此说来,时下狠刹干部“走读”风,我们或缺的并不是制度和规定,关键是要有“狠刹”的态度和决心,要有“久久为功”的长效机制,只有达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的境界,敢于揭丑亮短,问责惩处,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走读”干部无“路”可走。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谢磊)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