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江苏新沂:践行群众路线,做好“一线”文章

2014年04月10日16: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江苏省新沂市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做好“一线”文章,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转变职能关系,做好“一线”服务

“以前到镇里办事,要跑上十几里路,还得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找。现在好了,大事小情的,在家门口就能办妥。”说起综合服务中心的好,时集镇白石村村民陈小川滔滔不绝,“以前在外打工,家庭照顾不周,想在老家找个工作,中心的工作人员帮我联系了工业集中区的新沂市明昊硅业有限公司,从此我就成了家门口的‘新生代农民工’。”跟陈小川一样,片区内通过综合服务中心“牵线”实现就近就业的村民达40多人。

新沂市时集镇有效整合政法、信访、三农服务和公共管理等部门力量和资源,在全镇辖区内划定4个片区,配套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进行“一体化”运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管理重心下移、服务职能前移,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的每位成员,实现了区域服务工作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转变职能方式,做好“一线”指导

听说市里一下子有上百名农业专家下乡指导,新沂市新店镇红旗村村民郑翔彬早上7点多钟便起床,随便垫吧几口,就匆匆赶到了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来不及寒暄,郑翔彬便将之前准备的几个问题,跟农业专家们一一探讨起来。跟郑翔彬一样,前来咨询农业技术的种植户近300人,现场讨论的气氛热闹非凡。

这是新沂市农委践行群众路线,组织开展“百名专家下田头,服务三农惠民生”活动的一个缩影。为转变职能方式,做好“一线”指导,新沂市农委要求百余名农业专家深入基层接地气,走出机关,深入村组场圃、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田间地头,将最新的惠农政策、先进技术、致富信息面对面传递给基层群众,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真正让广大农户得实惠,使最新的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据了解,“百名专家下田头,服务三农惠民生”活动开展以来,专家们“行走”于田间地头和大棚池塘,“一线”为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现场指导、答疑释惑2280多人次,集中授课16场次,听课党员、群众近万人,发放各类农业技术资料5200余份,发放页面肥料2400多包,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欢迎。

转变职能重心,做好“一线”管理

“村里出行的这条主干道多年来一直是名副其实的‘水泥路’,给大家伙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村民晁先昭说,“这次多亏了侯书记,给我们落实了一事一议以奖代补项目资金,给大家伙修了这条宽敞的水泥路。”

村民们口中的这位侯书记,叫侯振强,是棋盘镇岭西村的“第一书记”。

新沂市委组织部创新“三促三解”工作形式,通过“一对一”选派、“长效化”管理、“捆绑式”考核的方式,集中选派了253名镇级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驻村主要工作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两委”班子战斗力,帮助任职村建强组织、发展经济、服务百姓、维护稳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新沂市实施“第一书记”工程以来,共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好事1100多件(次),92%以上的村理清了发展思路。全市253名“第一书记”在村干部考核和群众评议中,得分全都名列前茅。领导干部挂职担任联系村“第一书记”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江苏新沂党建云平台供稿 宋常青)

分享到:
(责编:高巍、秦华)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